• <p id="rlops"><strong id="rlops"><xmp id="rlops"></xmp></strong></p>
    <p id="rlops"></p>
  • <tr id="rlops"></tr>

      1. 關鍵字:肥料  化肥
        氮肥困局如何破?
        時間:2017-11-28 17:03:08      閱讀數:

           編者按

          自2012年開始,氮肥市場就持續走低,產品價格一降再降,國內氮肥行業連續5年在困難中前行。盡管從2016年四季度開始市場價格回升,但行業運行困難的整體狀況并未根本改變。中國氮肥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17年1~8月國內合成氨、尿素產量同比降低10%~15%;利潤總額同比扭虧增盈,但自5月份起連續為負值,8月份當月虧損14.6億元,已與去年同期相當,1~8月虧損面依然高達40.8%。以尿素為例,盡管產量同比降低,但產能依然過剩,加上表觀消費量同比降低、原料成本上升、出口量同比大幅降低,大部分尿素企業的日子如履薄冰。

          中國氮肥工業協會數據顯示,1~8月統計氮肥企業250家,其中虧損企業102家。協會負責人在一次行業會議上表示,連續虧損已經讓氮肥企業虧不起了。不過,在同樣的產能過剩、成本上升、環保壓力的大環境下,靈谷化工、魯西化工、心連心、華魯恒升、聯盟化工等企業敢于創新,取得發展先機。

          以專注專業著稱的靈谷化工在獲得規模效應突出、技術裝備優越、財務負擔輕、資源綜合利用率高等明顯優勢后,企業依然采取穩健的發展戰略,繼續聚焦氮肥行業,將合成氨技術做精做深,這種做法值得學習。華魯恒升創造的循環經濟柔性多聯產模式,不斷完善原材料利用、“三廢”利用和熱能利用“三大網絡”,對廢料吃干榨凈以降本增效,企業尿素產品成本比行業平均水平低10%以上。2016年尿素市場價格下降,在許多企業大幅虧損、被迫停產的情況下,華魯恒升依然能保持可觀的利潤,是創新為企業贏得了生機。

          業內人士認為,當前氮肥行業新舊動能轉換正當其時,行業轉型發展需要點燃創新的思維。記者認為,典型大氮肥企業在轉型升級方面的創新實踐、化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調研成果可為氮肥行業破局提供思路。

          化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調研小組在調研中了解到,湖北三寧、魯西化工、滄州大化等企業果斷淘汰落后產能,華魯恒升、靈谷化工、心連心通過技術升級優化落后產能,從節能降耗中要到了效益;華昌化工、中原大化發揮優勢拓展產業鏈,在“堅持氮肥,走出氮肥”中獨辟蹊徑;昊源化工、心連心等通過聯合協作,對傳統尿素改性增效,破解產品同質化瓶頸,提升產品競爭力。這些企業的做法值得借鑒。

          破局路徑一:

          向落后產能開刀

          從小氮肥起家的昊源化工目前已形成年產150萬噸總氨、150萬噸尿素、60萬噸甲醇的龐大產能,成為由小氮肥向大氮肥發展的旗幟和標桿。面對肥料供給側改革大潮,昊源化工確立了“優肥”“擴化”雙措并舉戰略。其中,興建阜陽煤基產業園和老廠區搬遷是昊源化工加快供給側改革的引擎。“搬遷過去后,我們將全部采用最先進的技術,競爭實力至少要超過別的企業10~20年。”談及昊源化工的供給側改革,董事長凡殿才如此表示。

          魯西化工2010年實現了第三化肥廠全面轉型;2016年,一廠、四廠、二廠全面停產。魯西化工總經理焦延濱介紹了魯西化工近年來新舊動能轉換的經驗,他表示,經過大力調整產品結構,公司化肥產品銷售收入占比由最初的95%降到現在的20%以下,經過新舊動能轉換,企業走出了一條“一體化、集約化、園區化、智能化”的創新發展之路,更是在淘汰落后產能中走出了一條康莊大道。

          滄州大化關閉了沃原分公司年產55萬噸尿素裝置,這是公司應對以天然氣為原料的尿素裝置成本較高、競爭力低下的具體舉措。華昌化工通過原料結構調整、技術改造降低綜合能耗,建設煙煤水煤漿氣化裝置,同時淘汰以無煙煤為原料的固定床氣化爐。北方華錦在建的內蒙古年產80萬噸尿素裝置已停建,遼河化肥年產50萬噸尿素裝置已停產。晉煤中能計劃新上一套60萬噸的航天爐,淘汰落后的固定床裝置。

          被稱為氮肥產業旗幟的靈谷化工已淘汰所有的固定床氣化裝置。湖北三寧近年來共關停4個產能過剩項目,還淘汰了碳銨、普鈣等產品,以及年產能12萬噸合成氨、30萬噸硫鐵礦制酸等落后低效裝置。

          

         

          破局路徑二:

          向節能降耗要效益

          靈谷化工是氮肥行業產能升級優化的突出典型。該公司50多年來牢牢定位在合成氨與尿素這個“狹窄”的領域,著力做精做細做深。在資源優勢、資本優勢不太明顯的情況下,靈谷化工走的是技術優勢道路。目前靈谷化工的100萬噸合成氨、170萬噸尿素裝置全部采用由華東理工大學和靈谷化工聯合研發、處于國際領先水平、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多噴嘴對置式氣化裝置,該項目榮獲2016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除了煤氣化技術,靈谷化工其他主要設備和技術分別從美國、法國、德國、日本、荷蘭引進,集成了全世界最優秀的技術和設備,靈谷化工巧妙地將其“融會貫通”,確保了公司的綜合績效在中國氮肥行業首屈一指。

          技術升級最直接的收益就是生產效率的提升。2016年,在氮肥全行業虧損的情況下,靈谷化工尿素產品全年開工率在90%以上。其生產的大顆粒尿素出口到美洲、東南亞、非洲、大洋洲等地區,總量達92萬噸,占中國尿素出口總量的10.44%。依靠明顯的技術優勢,靈谷化工的煤炭資源轉化效率達到99%,比國外同行高出近5個百分點,靈谷化工的氮肥生產成本比美國同行還要低。

          在2013年和2015年,心連心先后建成投運了兩條采用先進水煤漿工藝的氮肥生產裝置,使公司先進煤氣化產能占比達到50%,產品競爭力進一步增強。在尿素和復合肥兩大領域,心連心均是“能效領跑”企業,在產品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將能耗逐年降低,實現節能減排和社會效益雙豐收。在同行業對比中,心連心單位制造成本較行業平均水平低15%以上。2011~2016年,在石油和化工行業重點耗能產品中,心連心連續6年被評為“合成氨行業能效領跑者標桿企業”。

          華魯恒升有一個管理理念:制造業價值創造的每一個鏈條必須力求做到行業最優。為此,華魯恒升經常派企業負責人到業內優秀企業取經,對照行業先進水平建立詳細的對標標桿,認真查找短板和瓶頸問題,瞄準行業前三名制定趕超目標、計劃和措施,集聚各種資源對標進步、持續升級,不斷增強競爭優勢。2016年,通過優化工藝和設備運行條件,實施技術改造和精益化生產管理,全年降本增效4億元。華魯恒升尿素成本比行業平均水平低10%以上,2016年尿素市場價格降到1200元(噸價,下同)以下,在許多企業大幅虧損、被迫停產的情況下,華魯恒升依然能保持可觀的利潤。

          華魯恒升創造的循環經濟柔性多聯產模式也給調研組留下深刻印象。華魯恒升可根據市場變化進行產品間、系統間、園區間的聯產聯動,原料綜合利用率高,協同效應強,綜合效益顯著。這幾年,華魯恒升還吸收和采用先進節能技術和工藝,不斷完善原材料利用、“三廢”利用和熱能利用“三大網絡”,對廢料吃干榨凈,每年都超額完成山東省政府下達的節能目標。“十二五”期間,華魯恒升萬元產值綜合能耗下降20%,完成節能57.2萬噸標煤,連續四年成為全國化工行業能效標桿企業。

          破局路徑三:

          發揮優勢拓展產業鏈

          1969年從年產3000噸合成氨的小氮肥企業起家,到2009年在香港上市,目前已經發展成為國內最大單體尿素企業的心連心,形成了新鄉、新疆、九江三大生產基地協同發展的局面。在產品結構調整方面,心連心發揮氣化技術、生產管理和綜合成本優勢,擴展產業鏈,增加了甲醇產能,新上了糠醇、三聚氰胺、二甲醚等項目,提升了液氨的充裝能力,形成了化肥、化工齊發展的新格局。

          作為國內氣頭尿素典型生產企業的中原大化,轉型最成功的一步是發展尿素下游產品———三聚氰胺,并形成了“尿素-三聚氰胺-三聚氰胺泡綿”特色產業鏈。生產的三聚氰胺由于品質佳,40%出口,目前僅三聚氰胺這一板塊日盈利就在10萬元左右。

          在認識到氣頭尿素產品是車用尿素的最佳原料后,中原大化迅速將車用尿素作為企業結構調整的主攻方向。調研小組了解到,中原大化車用尿素銷量增長非常迅速,企業正準備上馬一套15萬噸/年的新裝置。同樣在強化車用尿素比重的企業還有靈谷化工和心連心。靈谷化工2016年生產車用尿素超過10萬噸,心連心2016年將3萬噸車用尿素出口到美洲。華昌化工是行業“立足化肥、走出化肥”的引領性企業,產品結構以合成氣、氫氣為核心,目前形成了肥料產業鏈、基礎化工產業鏈、化工新材料產業鏈三足鼎立的格局。

          破局路徑四:

          聯合協作提升競爭力

          為了破解產品同質化瓶頸,華昌化工實施了大力發展新型肥料的戰略轉型路線,公司與科研單位合作,聯合研發了穩定性緩釋肥、硝基系列肥、新型脲銨氮肥等新型肥料。2016年新型肥料產品占華昌化工化肥營業收入的50%以上。

          昊源化工積極加入化肥增值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對傳統尿素改性增效尋求技術支持,其鋅腐酸尿素、聚肽螯合鉀含鋅尿素和聚肽螯合鉀富鋅硼尿素先后投產。除了圍繞尿素進行增值增效,昊源化工還延伸產業鏈,通過聯合協作尋求差異化。2016年,昊源化工與金正大合作,進行尿素塔改造高氮復合肥項目,開創了產業聯合協作的全新篇章。

          早在10余年前就謀劃尿素差異化產品研發的心連心,突出高效高值,在優化基地布局上進行嘗試。2008年,心連心開發出聚能網尿素,2010年以來連續開發并向市場推出控釋肥、腐植酸肥、中微量元素肥等多個系列產品。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提升以尿素為代表的化肥產品附加值、提高肥料利用率、節能減排和保護環境,2012年中國氮肥工業協會聯合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和國內大型氮肥、磷肥、復合肥及增效劑生產企業發起成立了化肥增值產業技術創新聯盟,致力于化肥增值產業技術共享。當前鋅腐酸尿素、海藻酸尿素等增值尿素產能已突破1000萬噸,2016年,已有水富云天化、湖北宜化、天澤化工、山西蘭花、晉煤中能、鹽湖股份、四川美豐等22家企業生產增值尿素,引領了氮肥企業轉型升級的潮流。

        氮肥困局如何破? 氮肥困局如何破?
          編者按   自2012年開始,氮肥市場就持續走低,產品價

        2017-11-28 17:03:08

        龍頭肥企聯合發聲八大建議直達決策機關 龍頭肥企聯合發聲八大建議直
             11月24日上午,《化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調研報告》

        2017-11-28 17:01:37

        調研很扎實建議很中肯 調研很扎實建議很中肯
        李壽生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會長李壽生:調研報告主題十

        2017-11-28 17:00:43

        調研成果給力期待協同發力 調研成果給力期待協同發力
             崔學軍  中國化工報社社長崔學軍:我們要明確,

        2017-11-28 16:58:13

        八大建議 八大建議
             一、關于完善化肥產業政策體系的建議:第一,以政

        2017-11-28 16:57:18

        早布局謀先機 早布局謀先機
          
          2018年,對石家莊雙聯復合肥有限責任公司來說是一

        2017-11-28 16:53:21

        99热久RE这里只有精品小草|国产精品zipaitoupai|欧美精品高清在线观看|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久久97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