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4日上午,《化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調研報告》藍皮書在京正式發布。藍皮書是在歷經8個月大規模走訪調研基礎上撰寫而成,是化肥行業迄今為止規模最大、規格最高、最接地氣的一次調研。值得重點關注的是:金正大、開磷等上百家化肥龍頭骨干企業通過藍皮書聯合發聲,提出了加快化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8項政策建議。這些建議將以內參形式上遞中央,對未來化肥政策走向產生重大影響。 化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調研于今年3月26日在京啟動。調研由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指導,中國化工報社、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中國氮肥工業協會、中國磷復肥工業協會、中國植物營養與肥料學會、高效復合肥料國家業科技創新聯盟、中國化工產業發展研究院、金正大集團8家單位聯合發起組織,對化肥行業展開史上最大規模、全方位的實地調研,引發全行業矚目。 這次調研為化肥行業首次,無論是在工業領域,還是在農業領域,均屬于開產業先河,亮點突出。一是覆蓋廣。調研所涉企業化肥經營總量占全國總產能的56.7%,調研數據完全能反映行業基本面。二是規模大。先后實地走訪了江蘇、安徽、湖北、山東、云南、貴州、青海、河北、河南、黑龍江、廣東、寧夏、山西、北京等14個省份的30余家化肥骨干企業,并面向全國近100家化肥生產企業、150家肥料流通經銷商和種植大戶發放調查問卷,全面摸清了行業家底和存在問題。三是規格高。調研集聚了政產學研多方力量,從多個層面、多個維度,對化肥行業進行全方位透視,為行業管理和企業決策提供了重要依據。 藍皮書在總結化肥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經驗基礎上,推出了金正大集團、開磷集團、鹽湖股份、靈谷化工、硅谷肥業五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標桿。這5家企業分別在氮肥、磷肥、鉀肥、復合肥和新型肥料領域為全行業提供了可資借鑒的改革方案。 藍皮書提出了當前化肥行業在發展中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企業反映,過去化肥是個寶、現在化肥是棵草,片面地把化肥與污染劃等號,這種局面不改變,不僅影響產業發展,也對農業造成威脅。大量研究表明,化肥的使用與中國糧食產量有著顯著的正相關性。聯合國糧農組織也認為,化肥對提高中國糧食產能的貢獻率為45%~50%。如果沒有化肥,沒有強大的化肥工業,必將會引發中國糧食安全問題,帶來不可估量的民生問題,甚至社會動蕩,F在國內主糧供應基本充足,但化肥對糧食高產穩產的意義仍然重大,有機肥是難以做到完全替代化肥的。 企業呼吁,化肥作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戰略物資的地位不能動搖,實現現代化農業,更是離不開新型化肥產業。沒有現代化的化肥工業基礎,便難以支撐現代農業的高樓大廈;十a業未來發展更加需要來自社會和政府部門的支持和重視。 為此,藍皮書鄭重提出了8項政策建議。藍皮書認為,化肥不僅僅關系糧食安全,更關系到國計民生和社會穩定。在中國乃至全球糧食緊平衡將長期存在,要實現“中國人的飯碗主要裝中國糧”的目標,化肥作為國家戰略物資的地位不可動搖。藍皮書特別強調,當前社會對化肥行業有誤解,一些輿論片面地將化肥與污染和劣質農產品聯系起來,已妨礙了產業良性發展,完善支持化肥產業發展的政策已是當務之急。本次調研和藍皮書提出的8項建議受到與會領導的充分認可。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會長李壽生、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副司長潘愛華、國務院參事劉志仁、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耕肥處處長仲鷺勍、國家發改委產業協調司石化處處長邵稷、中國化工報社社長崔學軍、全國農技推廣服務中心首席專家高祥照、中國植物營養與肥料學會理事長白由路、中國磷復肥工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修學峰,金正大集團、開磷集團、中原大化、天脊集團、魯西化工、芭田股份等骨干化肥企業,以及人民日報、新華社、科技日報、農民日報等在內的38家主流媒體出席了藍皮書發布儀式。 |
![]() |
龍頭肥企聯合發聲八大建議直 |
11月24日上午,《化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調研報告》 2017-11-28 17:01:37 |
![]() |
調研很扎實建議很中肯 |
李壽生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會長李壽生:調研報告主題十 2017-11-28 17:00:43 |
![]() |
調研成果給力期待協同發力 |
崔學軍 中國化工報社社長崔學軍:我們要明確, 2017-11-28 16:58:13 |
![]() |
八大建議 |
一、關于完善化肥產業政策體系的建議:第一,以政 2017-11-28 16:57:18 |
![]() |
早布局謀先機 |
2018年,對石家莊雙聯復合肥有限責任公司來說是一 2017-11-28 16:53:21 |
![]() |
葡萄重基肥促增產 |
近幾年來,不少地方葡萄的種植面積有所擴大,由于平原、 2017-11-28 16:51: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