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 id="rlops"><strong id="rlops"><xmp id="rlops"></xmp></strong></p>
    <p id="rlops"></p>
  • <tr id="rlops"></tr>

      1. 關鍵字:肥料  化肥
        國際化步伐加速,金正大集團漸漸走向世界主賽場
        時間:2018-07-13 11:16:09      閱讀數:

           新型農業時代,中國企業不會再缺席。7月8日-10日,李克強總理赴德國主持第五輪中德政府磋商期間,專門會見了在德的中國企業代表——華為、濰柴、工商銀行等。其中,金正大集團CEO白瑛作為唯一的農業企業代表受到總理接見。

          與一眾聲名赫赫的企業相比,扎根農村、服務農民的金正大,很少被田間地頭以外的公眾熟知。然而正是這家企業,將事關14億人口糧的肥料增效和耕地改良視為己任,在過去20年間,一次次揮出重拳,連續改寫行業歷史,刷新了國際社會對中國農業的認知。隨著國際化步伐的加速,如今,它漸漸走向了世界主賽場。

          

        國際化步伐加速,金正大集團漸漸走向世界主賽場

         

          攜手德國隊

          就在6月19日,白瑛已經來過一次德國,出席德國康樸公司(COMPO GmbH)舉辦的回歸特種肥料市場全球啟動儀式。這家公司還同時宣布康樸中國落戶中國貴州,為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市場提供頂級的高端產品和增效技術服務。

          這份成績屬于金正大。

          兩年前,金正大以1.16億歐元全資收購德國康樸公司100%股權,成為后者的新主人。這筆交易,創下了中國化肥行業海外并購第一大單,轟動業界。

          在制造業領域,德國一直被中國視為學習的標桿,化肥行業更是如此。自19世紀初的德國人李比希研發出化肥后,德國成了化肥及化工業巨頭聚集地。德國農業發展水平也因此領先于世界,平均1個農民可以養活150人;在中國,1個農民只能養活四五個人。

          這一背景下,以生產特種肥料(采用特殊材料、特殊工藝制成的高功效肥料)聞名的德國康樸公司格外受關注。這家公司已有60多年歷史,其肥料增效技術全球首屈一指,產品銷往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歐洲市場把持著最高份額。大面積走進亞洲市場,是它的新目標。

          在東方,中國農業企業龍頭金正大,一直在對標德國同行,2006年邁出國門在海外建廠,輸出自有品牌和技術的同時,也在伺機尋找成熟的銷售渠道,以加速海外擴張。

          2014年,德國康樸公司進入金正大視野,其高端市場定位、先進的技術、完善的銷售網絡,對于金正大海外市場開拓可形成協同效應。而金正大在中國的經驗、技術和網點則為德國康樸公司了解、服務中國農業,提供了重要渠道。

          雙方一拍即合。

          老牌冠軍企業被收購,德國康樸公司的德國本土員工卻很高興,其首席執行官在交割儀式上曾動情地說:“金正大就是我們要找的Mr.Right(對的人)”。

          “對”就對在金正大不止在領跑中國農業,一直專注于該領域的深耕,有著宏大的愿景,更重要的是,其尊重德國本土團隊的管理模式,保持歐洲原有業務和品牌。在此基礎上,借助金正大的資金實力,進一步征服亞洲、美洲增量市場,由“歐洲”康樸晉升為“世界”康樸會來得更快。

          牽手至今兩年中,雙方研發團隊緊密合作,研發出新一代肥料增效技術,覆蓋了氮肥、磷肥和復合肥在內的一攬子增效方案。在中、德、美、以、泰國等國家大量開展的試驗表明,新一代增效技術能夠將氮肥利用率平均提高13個點、磷肥利用率提高25個點以上。

          對于這項技術,金正大集團董事長萬連步稱,仍將保持金正大以往的無私姿態,向國內行業全面輸出,“力爭每年聯合生產推廣1000萬噸特種肥料,推動我國肥料行業技術進步與轉型升級。”

          7月18日,康樸(中國)啟動儀式暨特肥新品上市發布會將在貴州隆重舉行。屆時,金正大以德國技術服務中國三農、助力鄉村振興的夢想將得以實現。

          執著技術20年

          相較于早在新世紀之初進行海外并購的家電、IT、汽車等行業,中國農業的步伐顯得有些遲緩。

          在農資領域,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化肥生產國和消費國,化肥產業始終大而不強。受制于品牌、技術和渠道,過去數十年的國際肥料市場上難見中國高端產品的身影,收購海外大牌企業也因地位相差懸殊而難以如愿。金正大的德國之役,得力于其20年來持續不斷的技術攻堅。

          在中國化肥業漸興的上世紀九十年代末,僅山東省臨沂市臨沭縣,短短十年時間,化肥企業就從最初的幾家、年產量不到5萬噸,迅速發展到上百家,產能達到六七百萬噸。而市場銷售量僅有100多萬噸。普通化肥產能過剩問題突顯。

          后來者金正大選擇了一條難走的路。創始人萬連步帶著研發團隊,在40度高溫下夜以繼日反復試驗,成功研制出高標號復合肥。這份常人難以忍受的堅持,除了源于萬連步不甘平庸的志向,更是為了“對得起辛苦一年的農民兄弟”。

          最終,品質和誠信,令金正大不費力氣成為盤踞一方的行業霸主。

          時隔8年,這家企業又打破西方國家長達40余年的技術壟斷,以一場數億元的“豪賭”,在中國化肥行業第一個實現緩控釋肥產業化,建成全球最大的緩控釋肥生產基地。此舉不僅帶領中國化肥業躋身世界領先水平,且生產成本只有國外的一半,昔日中國農民用不起的“貴族肥料”得以走進廣袤的田野。

          在任何一個制造行業,有技術才有話語權,金正大兩項新技術的突破,為中國在國際舞臺上贏得了話語權——金正大主導制定了《控釋肥料國際標準》和《脲醛緩釋肥料國際標準》。

          正是在兩項國際標準的多輪討論中,西方國家對中國化肥產業刮目相看。在他們眼里,“你們現在能不能生產(緩控釋肥)還是個問題呢。”然而事實是,那一年全世界控釋肥的產能約300萬噸,中國僅金正大一家,就達到了180萬噸的實際生產能力。

          自化肥誕生以來,持續近百年的污染侵害已導致全球33%的土壤退化,中國因化肥施用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面臨更為嚴峻的土壤改良課題。這一課題落實到農業企業層面,則又是一項項艱難的科研攻關。

          被譽為農業界“華為”的金正大,依然帶頭沖鋒在前。2017年率先推出“25+10>50”減肥增效創新方案和親土種植方案。

          減肥增效方案是指用金正大25公斤新型穩定性肥料和10公斤控釋肥料,從產量和品質上,都可以超越50公斤同等養分含量的傳統肥料效果,可以減少30%的化肥使用量。這一方案已在玉米、小麥上取得穩定效果。

          2017年11月13日德國波恩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25+10>50”方案得到與會國際代表的認可。

          時隔一個月后,金正大作為唯一中國企業代表,在聯合國總部加入世界親土種植聯盟,并提出“親土種植”中國方案,即邊種作物邊養土地,采取對土壤“親和、友好”的方式來開展種植作業,以作物優質高產和耕地質量提升為雙目標。業內人士認為,這項技術至少領先國際3年以上。

          其成果也已顯現,不久前,科研人員在酸化多年的親土種植試驗田里見到了難得的蚯蚓。至今,這項技術已在全國1000個縣以示范田的方式推廣了上萬畝,已有40萬農民因此受益。

          未來,金正大計劃將德國技術融入親土種植,并輸出到“一帶一路”國家,為全球土壤污染防治貢獻中國方案。

          去年12月,親土種植第一站在泰國落地。泰國親王素博·巴莫欣喜地表示,將在“皇家土壤發展項目”上與金正大開展合作,引導“親土種植”在泰國推廣。

          角逐世界

          進入新世紀,全球農業向綠色型、服務型轉變,傳統肥料漸次退場,特種肥、新型肥登上舞臺中央,后起之秀金正大們有了可乘之機,“在傳統肥料萎縮的同時,新型肥料卻具有旺盛的需求。目前在這個領域,尚未出現世界級巨頭,而金正大正在奠定優勢。”

          萬連步的“奠定優勢”之道即在于借助國際資源升級技術,擴大自主品牌國際影響力。

          在技術上,金正大選擇了自主創新與產學研結合之路,先后在美國、歐洲、以色列、日本,與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了4個國際研發中心,將海外技術引進來。

          在品牌海外滲透上,通過并購和自建方式,在海外擁有了10個緩控釋肥生產基地;并在印度、越南、澳大利亞等國設立20余家海外分支機構,在20多個國家建立了國際示范田。

          繼德國康樸公司之后,金正大又收購了西班牙農業服務供應商Navasa公司,帶動金正大植物營養和植物保護產品在歐洲市場的銷售。

          多途徑布局下,金正大集團去年實現出口34323噸,同比增長6倍多,海外銷售收入近30億。

          然而,這并不是金正大的最終目標,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中,為知識匱乏的農民提供全方位服務是一片更廣闊的天地,國外巨頭們從來沒有放松在這一領域的爭奪。金正大立足本土化優勢,適時打造出中國首家現代農業服務平臺——金豐公社。

          金豐公社將通過建立1000家縣級農業服務機構,為中國5000萬農民,提供從種植到農產品銷售包括金融在內的全程綜合服務。

          這一平臺的上游,同樣匯集了頂級巨頭——世界最大化工企業巴斯夫、拜耳,全球最大的管理咨詢公司和技術服務供應商埃森哲,世界銀行集團國際金融公司,為金豐公社提供技術、產品、資金支持;下游則有農業龍頭正大集團、阿里鄉村大農業、京東農業等,搭建出產銷對接通道。

          自2017年啟動至今,金豐公社已在全國10余個省推出近100家縣級金豐公社,所在區域農民開始陸續受益。其中,安徽蕭縣農民已經可以享受托管式農業的便利。農戶陳尚清加入當地的金豐公社之后,玉米種植規模從原來的10畝擴大到50畝,他只需繳納一定的服務費用,從種到收完全不用自己操心。

          如此種種動作中,金正大呈現出超乎尋常的另一面——甘當全球前沿技術集散、產品轉換的開放式平臺。

          正如7月9日的德國會見中李克強總理所說:“開放才是最大的收益”,金正大的開放式平臺,不僅給這家企業,也給未來的中國農業帶來更多想象。

          新一輪角逐已經啟幕,握住主動權參與競爭是一家企業的天職,而力爭創造最大的社會價值,則要看胸懷和擔當,萬連步說,在這條路,金正大會一如既往。

          此次總理對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鼓勵,令金正大集團CEO白瑛也感到“肩上的責任更重了,內心的干勁更足了”。他第一時間發微信群,向并肩戰斗的金正大伙伴們吹響了迎戰農業“世界杯”的號令。

          傳統農業時期,歐美巨頭一統天下;新型農業時代,中國企業不會再缺席。

        國際化步伐加速,金正大集團漸漸走向世界主賽場 國際化步伐加速,金正大集團
          新型農業時代,中國企業不會再缺席。7月8日-10日,李克

        2018-07-13 11:16:09

        新洋豐農化基礎班第二期培訓四川眉山站圓滿舉辦 新洋豐農化基礎班第二期培訓
          時代在變,行業在變,消費者在變,消費者的需求在變,企

        2018-07-13 11:15:11

        氮肥價格已處于高位,下半年繼續走高可能性不大 氮肥價格已處于高位,下半年
          下半年是用肥淡季,加之上半年氮肥價格已處于高位,下半

        2018-07-13 09:45:16

        秋肥市場仍在緩慢醞釀,磷肥出口價格繼續向好 秋肥市場仍在緩慢醞釀,磷肥
          7月中旬,秋肥市場仍在緩慢醞釀。在環保壓力和原料成本

        2018-07-13 09:44:25

        化肥農需逐漸收尾,下游市場疲軟 化肥農需逐漸收尾,下游市場
          河北省石家莊市:當前肥價處于高位,經銷商摸不清市場情

        2018-07-13 09:43:02

        復合肥報價或會保持穩定走勢 局部窄幅波動影響有限 復合肥報價或會保持穩定走勢
          現在的市場,對復合肥企業來說,關注最多的應屬&ldquo;

        2018-07-13 09:41:22

        99热久RE这里只有精品小草|国产精品zipaitoupai|欧美精品高清在线观看|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久久97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