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 id="rlops"><strong id="rlops"><xmp id="rlops"></xmp></strong></p>
    <p id="rlops"></p>
  • <tr id="rlops"></tr>

      1. 關鍵字:肥料  化肥
        “洋肥料”激增,背后有何貓膩?
        時間:2020-05-09 14:08:18      閱讀數:

         

          又到春耕用肥高峰,前不久,北京一家農資公司老總走訪一些南方市場后,不禁感嘆“洋品牌的肥料比往年竟然多出20%~30%”。其實,很多農民也發現,近幾年農資店里“洋肥料”如雨后春筍,琳瑯滿目。

          中國曾經大量進口化肥,國外很多品牌至今仍受農民青睞。中國化肥工業壯大起來以后,整體上,這些年在中國市場上耳熟能詳的國外品牌,業內基本都能數過來。

          圈內人都知道,進口肥渠道穩定,品牌數量和市場份額每年變化不大,今年怎么會一下冒出這么多?

          春耕期間,本報收到多條涉嫌假冒“洋肥料”的線索,并據此請教了國內具有化肥進口經營權的企業,以及多位國內外農資企業代表。他們首度揭開“洋肥料”暴增背后的行業黑幕。

          造假手段一:改換包裝,冒用資質

          根據中國的貿易政策,國內化肥進口實行配額制。目前,允許在市場流通的進口復合肥必須通過4家公司代理:中農集團、中國化工建設有限公司(曾用名中國化工建設總公司)、中國中化集團有限公司、華墾國際貿易有限公司。

          換言之,如果在市場上遇到沒有通過上述公司進口而在銷售的復合肥,都很大可能涉嫌假冒偽劣。

          在廣東茂名市曹江、石板、石鼓、長坡等鄉鎮,本報獲悉有兩款來自荷蘭的復合肥,袋皮上注明由中國化工建設總公司進口,上海某公司經銷。

          包裝毫無破綻:原產國、進口商、經銷商、合同號一應俱全,產品名稱、規格型號也符合規范。但是,這兩款肥料與中國化工建設總公司并無關系。

          本報4月21日致電中國化工建設總公司相關人士了解情況,對方答復說,該上海公司與他們沒有合作關系。

          無獨有偶,在廣州南沙大崗鎮、欖核鎮,廣東高州市謝雞鎮、石板鎮,廣東徐聞縣曲界鎮、下洋鎮等地的農資門店,出現一款聲稱是荷蘭的聚離子肥,袋皮寫明由華墾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代理進口、國內某貿易公司是中國區域銷售代理。但本報咨詢華墾得知,他們與這家公司并無合作。

          明明雙方沒有合作,為什么無中生有把進口公司和合同號寫在包裝上呢?一位圈內人揭開謎底。

          原來,國外化肥進口到中國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原包裝,一種是散貨。對于后者,肥料進入中國之后,由與進口公司合作的國內經銷商會進行灌包后進入市場。更重要的是,這些進口貨在流通中還有可能層層分銷,每一級分銷商都可能會更換包裝。在這個流通鏈條中,如果某一級分銷商在包裝和產品上做手腳,比如在包裝上捏造虛假信息,或進行夸大宣傳,作為上游代理的進口公司是很很難把控的,也很難被購買者識別。

          手段二:瞞天過海,進少賣多

          如果說盜用進口企業資質是明著造假,那么通過正規渠道少量購入進口肥騙取合法手續,再摻賣大量國產肥,這個套路之深,即便是被坑的上游進口商也莫之奈何。

          在廣州市南沙萬頃沙鎮、大崗鎮、欖核鎮和中山市三角鎮、石岐鎮等地的市場,出現了一款標明原產國為荷蘭的復合肥料,包裝注明由中農集團進口,而經銷商則是國內某進出口公司。

          這款肥料標注的所有信息都合法真實,但背后的問題卻令人心生疑竇。

          據中農集團相關人士介紹,中農集團去年向這家公司供應了不到百噸的進口肥料,但蹊蹺的是,這批不多的貨從青島入關,卻反常地賣到了廣東,而且去年至今,從時間推算,這批肥料應該已經售罄。

          但中農集團只能質疑,要揪現行很難。“如果要追查,需要蹲點查物流,除非查出不是從青島來的,或者是從廣東某個廠出來的,或者查到了超出合同量的貨,我們才能證明他是假貨。”中農集團的這位人士感嘆,“盡管我們堅持打擊這種行為,但打假難度確實很大。”

          手段三:明修棧道,海外借殼

          近幾年,大家普遍有一個印象,新的進口化肥品牌突然多了起來。這其中,一部分是由于特肥和新型肥料興起,國外肥料新產品得到引進,但繁榮背后,泥沙俱下的現象也更為突出。

          本報獲悉,最近在廣東省惠州博羅園洲鎮和廣州南沙區東涌鎮、欖核鎮等門店,一款正在銷售的復合肥料標注生產商為芬蘭烏**肥料有限公司。此外,這款肥料還有一處硬傷:沒有注明是由四大進口代理公司之一進口的。芬蘭的這家公司究竟是啥來頭,對于渠道商和農戶而言,很難查證,即便是專業人士,可能也是一頭霧水。

          近些年,市場上的一些進口肥有一個值得注意的動向:一些人在國外注冊公司,倒騰一番后,以洋品牌的面目出現在國內市場,獲取農民信任,牟取每噸比國產肥高出一兩千元的價差。

          據一位業內人士介紹,這種情況在國內興起的特肥領域較為普遍。“造假者可能從某個國家倒騰一下變成了進口品牌;另一種是從通過比利時或者荷蘭等注冊公司進口一些非知名品牌的產品,然后再灌裝國內產品以進口肥等方式銷售。”

          手段四:碰瓷耍賴,仿冒大牌

          本報走訪的很多業內人士認為,近幾年一些假冒進口肥出現得最多的現象是蹭熱度、仿大牌。

          俄羅斯阿康作為知名的跨國肥料公司,其馬型商標被中國農民所熟悉。“我們的產品被打擦邊球有二三十年的歷史了。早期有畫一個或兩個馬頭的類似商標,或者套用我們企業名稱,這種情況很多。”俄羅斯阿康的全資子公司北京永盛豐農資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市場上有很多打擦邊球現象,農村面積比較大,老百姓的辨識能力有限,他們的這種行為很容易得呈。針對這些仿大牌行為,他們正在提起訴訟、積極打擊,但也很難兼顧到方方面面。

          春耕期間,本報獲悉在廣東廣州、徐聞、雷州、廉江、新會等地均有以“*馬”為商標的肥料出現。問題是,盡管其中的仿冒企圖或隱或現,但企業真要打假卻無處下手。

          “嚴格意義上說,只要不是假冒偽劣,很難通過目前的法律去限制他們。”北京永盛豐負責人說,這些人不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不守行規,對行業道德和社會危害極大,他們對此也只能表示譴責和遺憾。

        “洋肥料”激增,背后有何貓膩? “洋肥料”激增,背后有何貓
          又到春耕用肥高峰,前不久,北京一家農資公司老總走訪一

        2020-05-09 14:08:18

        瑞豐生態愛心肥助力韶關特色農業 瑞豐生態愛心肥助力韶關特色
          本報訊 廣東瑞豐生態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瑞豐生

        2020-05-09 14:07:42

        中;瘜W經銷商業績倍增的秘密 中;瘜W經銷商業績倍增的秘
          這兩天,約了寧夏墨金生態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白剛好幾次

        2020-05-09 14:06:33

        肥料進口存在監管盲點 肥料進口存在監管盲點
          假冒洋肥料屢打不止?一個重要原因,在于目前國家對進口

        2020-05-09 14:05:48

        財政部、水利部撥付4.9億元水利救災資金 財政部、水利部撥付4.9億元水
          5月7日,記者從水利部獲悉,財政部、水利部于近日向湖北

        2020-05-09 14:03:22

        隆平院士港落戶廣州黃埔 隆平院士港落戶廣州黃埔
          5月7日,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與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

        2020-05-09 14:02:11

        99热久RE这里只有精品小草|国产精品zipaitoupai|欧美精品高清在线观看|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久久97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