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 id="rlops"><strong id="rlops"><xmp id="rlops"></xmp></strong></p>
    <p id="rlops"></p>
  • <tr id="rlops"></tr>

      1. 關鍵字:肥料  化肥
        金正大開啟親土種植新時代
        時間:2017-12-28 14:35:17      閱讀數:

         

        金正大親土種植落地行動啟動儀式。

          12月21日,農業部在化肥農藥利用率發布新聞通氣會上公布:我國化肥使用量已實現零增長,提前3年實現到2020年化肥用量零增長目標。這一消息讓一直致力于減肥增效工程實施的金正大備受鼓舞。

          11月13日德國波恩聯合國氣候大會上,金正大向全球推廣"25+10>50"減肥增效理念;12月5日美國紐約聯合國總部世界土壤日主題活動中,代表中國企業發言并成為世界親土種植聯盟的積極參和者與推動者;12月11日泰國曼谷,金正大2018年度營銷戰略峰會"全面開啟親土種植新時代",正式推動親土種植的"中國方案"落地;12月18日,金正大攜德國康樸發布化肥增效技術方案……

          金正大依托全系肥料產品和減肥增效解決方案,推廣一系列新理念與新技術,從改土養地、減肥增效、科學高效種植等方面打出組合拳,全面開啟親土種植新時代。

        聯合國總部世界土壤日主題活動會議現場,金正大集團董事長萬連步向各國農業種植行業代表介紹中國親土種植經驗。

          任性施肥堪憂 減肥增效道長

          施肥太隨意、肥效有就行、用量看心情的“任性”種植法忽視了施肥科學性,不僅浪費資源、難以確保作物質量,更為土壤環境埋下了隱患。

          于是,農業部于2015年2月印發的《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方案》提出,到2020年,使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覆蓋率達到90%以上,肥料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化肥使用總量實現零增長!斗桨浮钒l布以來,肥料行業聚集力量調轉船頭,攻克化肥減量增效的大課題,目前已經初步取得成效。中國農業生產資料流通協會秘書長符純華介紹,我國化肥使用總量從2000年的4146萬噸(折純)增加到2013年的5912萬噸,年均增長2.8%。此后增幅逐年下降,2016年化肥使用量6000萬噸左右,接近零增長,一些地方甚至出現負增長。

          根據農業部在化肥農藥利用率發布新聞通氣會上公布的信息,2017年我國水稻、玉米、小麥三大糧食作物化肥利用率為37.8%,比2015年提高2.6個百分點。目前,化肥使用量已實現零增長,提前3年實現目標。

          業內人士稱,這一目標的實現是肥料行業共同努力的成果。盡管從表面上來看,化肥零增長的政策為肥企發展帶來了不小壓力,但一些超前謀劃和布局的肥企及時適應和調整,不論是通過技術創新提升產品肥效,還是提供農技服務幫助用戶科學施肥,都為推動減肥增效付出了諸多努力。譬如,金正大初期就瞄準了緩控釋等新技術,致力于推動化肥增效減施。

          不過,化肥使用零增長還只是我國綠色農業、生態農業戰略中的一個“小目標”。目前,《方案》提出的肥料利用率提高到40%等其他目標還未實現。據農業部信息顯示,我國農作物畝均化肥用量21.9千克,遠高于每畝8千克的世界平均水平,是美國的2.6倍、歐盟的2.5倍。在今年中國化工報社組織的肥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調研中,業內人士也普遍認為,我國化肥農藥施用量依舊過大,有效利用率偏低,使用結構還有許多不合理之處,新型高效肥料占比仍然較低,土壤修復的難題也尚未解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任務仍然十分艱巨。

          中國磷復肥工業協會秘書長李光表示,向綠色農業種植方向邁進,當前必須要做的就是提高化肥利用率。這一方面需要進行土壤修復,從提高耕地質量這一基礎層面提高化肥吸收和利用率;另一方面,要通過創新增效技術,實現各類肥種肥效的提升,才能確;蕼p量而作物不減產不降質。


        肥料行業協會及企業代表參觀德國康樸增效技術生產車間。

          切換生態理念 開啟親土時代

          耕地質量是影響化肥利用率的重要因素,推動化肥減量增效,必須解決土壤環境問題。

          記者梳理發現,在農業發達國家,土壤修復和改良相關的政策和產品起步較早,發展也更為成熟。早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美國、加拿大、歐洲等國家和地區就針對土壤修復和耕地質量問題制定了相關法律法規,實踐經驗較為豐富。

          在我國,土壤修復的任務尤為緊迫。11月發布的化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調研報告顯示:將全國耕地按照1~4等、5~8等、9~12等、13~15等劃分為優等地、高等地、中等地和低等地,其中,優等地面積397.38萬公頃,僅占全國耕地評定總面積的2.94%;高等地面積為3584.6萬公頃,占26.53%;中等地面積為7138.52公頃,占比52.84%;低等地面積為2389.25萬公頃,占比17.69%。

          針對土壤環境遭受污染、耕地質量不斷下降的現狀,近些年,我國密集出臺了一系列與土壤修復休戚相關的政策。如,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于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意見》和農業部印發的《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方案》;2016年,國務院印發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今年12月,工信部公示的《肥料分級及要求》強制性國家標準。這些政策釋放出的土壤防治信號越來越強。

          在此背景下,親土種植理念應運而生。親土種植理念涵蓋了“土壤改良、減肥增效、品質提升、綜合管理”等一系列切實改善耕地土壤質量的原則和方式。

          12月5日,世界親土種植聯盟(WSFFA)在聯合國總部大樓成立,正式在全球范圍內推廣親土種植的理念,提倡在農業種植的同時關注土壤健康。作為唯一來自中國、也是唯一的企業代表,金正大集團在成立儀式上發出“中國聲音”,介紹了其在中國的耕地土壤保護經驗和實踐工作。金正大集團董事長萬連步在現場表示,金正大將成為“世界親土種植聯盟”的積極參與和推動者,并且發出倡議,愿意與各國政府、行業協會、科研機構、企業、種植戶等一起合作,開展親土種植的實踐工作,在土壤修復、耕地質量提升等方面開展技術研發、試驗示范、培訓推廣等合作,為保護土壤健康,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而努力。

          12月11日,以“全面開啟親土種植新時代”為主題的金正大集團2018年度營銷戰略峰會在泰國曼谷召開。金正大CEO白瑛表示,要在“土壤改良、減肥增效、全程營養、品質提升、綜合管理”5個發展領域開展全方位的產品與服務創新,推動親土種植的“中國方案”落地。

          據了解,金正大通過親土種植方式推動實現減肥增效和生態農業的目標,具體到實施行動方面,可以其 “產品+服務”的招牌形式來體現:產品即富朗系列親土肥料,服務即提供一系列活動和技術支持。

          此前,國務院參事劉志仁在參加肥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調研時曾提出,治理農業污染最難的是土壤,土壤的污染是隱性的,不易消除,因此建議化肥行業研發一種新型化肥,既能提高糧食產量,也能改良土壤。如今,這一建議已經在親土系肥料上得以實現。

          據金正大研發人員介紹,富朗系列產品通過調節作物根際土壤pH值、補充土壤有機質并促進團粒結構形成、豐富根系微生物、誘導作物抗性、提高肥料利用率等改善土壤問題,重塑土壤生態平衡,與傳統肥料相比,除了提供氮磷鉀等大量元素養分外,還具有改土養地的功能,使根系更強壯,作物更多吸收營養成分,增強抵抗力。

          除了富朗肥料產品外,金正大還通過一系列服務活動來推動親土理念,包括旗下富朗品牌每年計劃投入1000萬”億畝良田守護計劃”公益基金,實踐中國土壤健康公益體系;在全國土壤典型區域,每年計劃召開1000場土壤健康農民培訓會,開展技術知識普及;聯合國內外科研和推廣單位,在全國每年計劃建設1000塊土壤生態示范田。

          加持增效技術 升級全系產品

          提高肥效一直是肥企共同努力的方向,在化肥使用零增長、土壤生態修復等發展趨勢的驅動下,肥料增效技術的發展更加迅速。今年3月在京召開的FMB會議上傳出消息,德國或將出臺政策,要求普通尿素未經增效處理不得直接施入耕地。今年4月1日,6項肥料行業標準正式實施,包括含腐植酸尿素、腐植酸復合肥、含海藻酸尿素、海藻酸類肥料、水溶性磷酸一銨和肥料級磷酸二氫鉀6個高效增值肥料產品。對此,業內專家紛紛表示,增效肥料將是未來全球共同的發展趨勢。

          李光表示,在肥料產品的增效和更新換代方面,金正大一直走在世界前列,這是實現減肥增效和生態農業的重要路徑。在11月13日德國波恩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以及12月5日美國紐約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土壤日主題會議中,金正大集團萬連步董事長代表中國企業介紹了耕地保護和減肥增效的實踐,并向全球推廣“25+10>50”減肥增效方案。在公司近年的示范種植中,使用25千克新型穩定性肥料加上10千克控釋肥料,總計35千克肥料,無論是作物產量還是品質,都優于50千克等養分含量的傳統肥料效果,是“減肥增效”工程的最佳展示。這一“減肥30%”方案目前在玉米、小麥上取得了非常穩定的效果。

          為了將肥料增效科研成果盡快具象到可輸出的產品和技術形式上,12月18日,金正大在山東臨沭總部正式發布了其源自德國康樸公司的新一代肥料增效技術,覆蓋了包括氮肥、磷肥和復合肥在內的一攬子增效方案,并與其他肥料企業共同探討未來的發展與合作。

          金正大農科院陳海寧博士介紹,在穩定性肥料技術方面,德國康樸的DMPP增效技術用于尿素及含銨態氮肥料,NBPT增效技術用于尿素,有效提高氮肥利用率;在緩控釋肥料方面主打IBDU技術和世界領先的包膜技術、雙增雙控技術等;還有增效尿素、增效二胺、聚磷酸鹽、亞磷酸鹽、增效水溶肥、共聚氨基酸、螯合微量元素等全系列增效產品和技術方案。去年7月完成對德國康樸的收購之后,金正大在德國、泰國、以色列、中國等地開展大量農學試驗,僅在中國,一年半時間便完成了5000余個田間試驗。大量試驗結果表明,康樸增效技術能夠明顯提高肥效,促使作物更健康成長,并能夠活化土壤,促進種植生態綠色循環。目前,使用了脲酶抑制劑、硝化抑制劑和生物刺激素等技術產品已經面世;2018年6月始還將在全球同步推出新型增效復合肥、增效硝基肥、雙增雙控緩控釋肥等肥料業務。

          發布會上,中國農業大學教授陳清表達了對金正大德國康樸增效技術的贊賞。他介紹,自己曾在2000年前后在德國留學4年,對康樸這一德國特種肥料品牌十分熟悉,因為在當地超市里隨處可見其產品。此次德國康樸技術落地中國,助力中國化肥行業的轉型升級發展,是非常好的技術普及機會。其中涉及的聚磷酸鹽等多項肥料增效技術都是業內公認的世界一流技術,肥效毋庸置疑,關鍵是下一步的推動普及;推出的雙增雙控技術,在增效基礎上再控釋的技術創新,把緩控釋肥技術推向了一個新階段?傮w來看,金正大不僅僅是做一個產品,而是做成了一整個個產品集群,形成了一套集大全的增效技術解決方案。

          金正大集團副總裁、德國康樸公司董事長翟際棟透露,在中國,德國康樸肥料增效技術將從三個層面進行落地。一是面向上游生產企業輸出技術、品牌和服務,協助合作伙伴改進生產工藝、升級產品線和裝置,提高產能利用水平,推動產業進步,進一步提升我國肥料產業在國際上的競爭力;二是面向農資經銷商,為其提供滿足農戶個性化需求的產品和服務,助力營銷轉型;三是面向高端種植戶,讓其體驗德國技術帶來的豐收喜悅。

          目前,金正大圍繞“土、肥、水”三位一體的發展思路和產品套餐化、功能化、專用化的要求,聚焦“土壤改良、全程營養、減肥增效、品質提升”4個功能,全面升級產品。除了富朗和康樸系列產品及技術外,金正大還擁有沃夫特智膜星和諾貝豐兩大產品體系。智膜星依托最先進的緩控釋肥技術,通過雙增雙控、精準控釋,推動“25+10>50”減肥增效方案;諾貝豐源自以色列的水肥一體化技術,通過推動優質的水溶肥和水肥一體化技術在中國的應用,努力實現新增1.5億畝高效農業種植面積的目標。

        康樸肥料增效技術發布會期間,金正大工作人員向與會嘉賓展示肥料產品。 (本報記者 郭莉 攝)(本報圖片除署名外均由劉洋攝)

        金正大開啟親土種植新時代 金正大開啟親土種植新時代
        金正大親土種植落地行動啟動儀式! 12月21日,農業部在化

        2017-12-28 14:35:17

        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研發出碳基控釋硒肥 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研發出碳基
          近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技術生物與農業工程

        2017-12-28 14:20:38

        我國優等耕地主要分布在鄂湘粵三省 我國優等耕地主要分布在鄂湘
          全國耕地質量最新評價成果顯示,我國耕地質量總體偏低,

        2017-12-28 14:19:29

        綠色引領發展  生態創贏未來 綠色引領發展 生態創贏未來
          中國新型肥料網訊: 生態理念進入農業領域并日漸主導農

        2017-12-19 14:03:55

        大蔥如何科學施肥?大蔥的施肥技術 大蔥如何科學施肥?大蔥的施
          大蔥是大家經常食用的蔬菜,那對于種植大蔥的菜農朋友來

        2017-12-28 11:46:16

        黃瓜施用葉面肥需要注意什么? 黃瓜施用葉面肥需要注意什么
          葉面肥是黃瓜種植過程中經常需要用到的肥料,那在黃瓜施

        2017-12-28 11:45:15

        99热久RE这里只有精品小草|国产精品zipaitoupai|欧美精品高清在线观看|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久久97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