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 id="rlops"><strong id="rlops"><xmp id="rlops"></xmp></strong></p>
    <p id="rlops"></p>
  • <tr id="rlops"></tr>

      1. 關鍵字:肥料  化肥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防范氣象災害 助力農業生產
        時間:2020-03-30 15:19:29      閱讀數:

           3月27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防范氣象災害保障復工復產和春耕備耕工作情況。農業農村部和中國氣象局相關負責人在會上表示,隨著全球氣候變暖的不斷加劇,導致各種氣象災害發生的頻率增加,今年的病蟲害將會是一個偏重年份,需要相關部門合力防范氣象災害以保障農業生產、奪取糧食生產全年豐收。

          中國氣象局中央氣象臺副臺長魏麗介紹,受較強冷空氣影響,從3月25日夜間開始,受寒潮天氣影響的區域從新疆一直到華北、東北,之后還會繼續南下,影響江淮和江南地區,寒潮天氣已經帶來了雨雪、沙塵、大風和較強的降溫。這次寒潮天氣發生在3月下旬,也正是春耕春播最關鍵的時候,寒潮天氣對當前農業生產和群眾生活會帶來一些影響。今年以來我國整個氣候呈現的特征是暖濕比較明顯,氣溫偏高,降水偏多,是1961年以來氣溫第二高的年份。預計4月到5月暖濕特征還會持續,需要注意防范的災害性天氣是南方階段性的陰雨、暴雨和強對流天氣,因為這個階段正是夏糧生產的最關鍵時期,要加強對災害的防范。

          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副司長劉莉華介紹,目前,春耕春播已經從南到北陸續展開。這次強降溫天氣主要影響南方個別地區的早稻育秧,造成部分已經提前開花的果樹花芽受凍,降溫前農業農村部門就發出預警信息,指導降溫地區及時開展肥水管理、增溫保墑,排出田間積水,果園進行覆草蓋膜,增強抗寒能力,受凍的果樹采取晚疏果、多留果的方法,減輕災害損失。

          據農業農村部監測和專家會商,今年我國農作物重大病蟲害總體呈偏重發生態勢,程度可能重于上年,威脅玉米生產的主要是草地貪夜蛾,威脅水稻生產的主要是稻飛虱和稻縱卷葉螟,威脅小麥生產的主要是小麥條銹病、赤霉病、白粉病。

          溫濕條件直接影響農作物病蟲害的發生發展。去年冬季的暖濕氣候,造成小麥條銹病的越冬基數比較大,隨著氣溫回升,流行進程加快,目前小麥條銹病已在9個省發生了1300多萬畝,是近十年來發生程度最重的一年。氣象部門也介紹了四五月份江淮、黃淮地區雨水偏多,可能會造成小麥赤霉病的大流行。小麥白粉病現在也有不同程度的發生,奪取今年的夏糧和全年糧食豐收,防病治蟲的任務十分繁重。

          農業農村部按照早謀劃、早監測、早準備、早防治的思路已經采取了一些防控措施。一是提前做好防控準備。已經下發了小麥條銹病、赤霉病、草地貪夜蛾這些病蟲害的防控預案,提前預撥了14億元防控資金,支持各地提前做好防控物資準備。二是加密監測預警。啟動重大病蟲害發生動態網上直報,實行每周一報,重大病情隨時報告,及時發布預警信息。三是精細指導服務。分病蟲制訂了防控技術指導意見,及時篩選推薦28種草地貪夜蛾的防控用藥。四是搞好應急防治。組織各地開展了病蟲統防統治和聯防聯控,目前小麥條銹病累計防治1800多萬畝次,草地貪夜蛾累計防治190多萬畝次,基本上做到了應防盡防,一些地塊已經防治兩遍以上。

          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負責人王志華介紹,如何有效地把氣象災害預報預警信息傳遞給廣大農民群眾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是氣象部門一直努力的方向。為此氣象部門采取了很多措施,首先是建立了國省地縣四級一體化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發布系統,實行24小時值守,一旦監測或預報有氣象災害發生,會第一時間發布氣象災害預警,確保氣象災害預報預警信息能夠發得出。另外,氣象部門還整合多方資源,加強和相關部門信息傳播渠道的共建共享共用,多手段努力使預警信息收得到、用得上,除了傳統的電視、網站等渠道外,還聯合農業農村部門通過手機短信、“農業天氣通”APP、設在基層農村的12316益農信息服務平臺、氣象信息員、氣象預警“大喇叭”等方式和渠道將氣象預報預警信息傳遞到農民手中。

          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服務首席專家周兵介紹,根據世界氣象組織氣候聲明,2019年全球平均溫度比1850年-1900年的平均值高出1.1℃,是有記錄以來僅次于2016年的第二熱年份,與全球升溫趨勢相一致。自1951年以來,中國地表年平均氣溫每十年上升0.24℃。氣候變化在改變著水資源分布與降水特點、降水強度的變化,會使得區域洪澇形勢發生變化,甚至出現干的地方越來越干、濕的地方越來越濕的局面。近50年來,中國年平均雨日數總體呈現下降趨勢,主要是小雨日數減少比較明顯,暴雨日數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呈現增加趨勢。小雨日數的減少意味著干旱風險增加,暴雨日數增加意味著短時強降水事件頻率增加、澇災風險增加。因此要更加關注全球變暖背景下我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和旱澇分布的變化特點,切實提高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防范氣象災害 助力農業生產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防范氣
          3月27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防范

        2020-03-30 15:19:29

        奪取首戰大捷!農業農村部四句話談今年夏糧情況 奪取首戰大捷!農業農村部四
          3月27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防范

        2020-03-30 15:17:41

        大春糧食生產漸入高峰 四川省水稻育秧量已超總需求一半 大春糧食生產漸入高峰 四川省
          清明前后,種瓜點豆。隨著清明節臨近,四川大春生產逐漸

        2020-03-30 15:16:06

        青海5.21億元補助資金 支持農業春耕生產 青海5.21億元補助資金 支持農
          3月26日,青海省財政廳及時下達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行動補

        2020-03-30 15:14:38

        新疆兩年內將新增300萬畝高標準農田 新疆兩年內將新增300萬畝高標
          2020年起,新疆將通過1&mdash;2年的時間,力爭完成300萬

        2020-03-30 15:12:54

        2020年3月28日:今日尿素價格日報 最新尿素企業出廠價 2020年3月28日:今日尿素價格
        2020年3月28日:今日尿素價格日報 最新尿素企業出廠價,國內

        2020-03-28 10:58:52

        99热久RE这里只有精品小草|国产精品zipaitoupai|欧美精品高清在线观看|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久久97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