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 id="rlops"><strong id="rlops"><xmp id="rlops"></xmp></strong></p>
    <p id="rlops"></p>
  • <tr id="rlops"></tr>

      1. 關鍵字:肥料  化肥
        各地曝最新假農資典型大案,去年全國查辦1.2萬起
        時間:2019-03-15 15:52:28      閱讀數:

           最高檢14日消息,僅2018年,檢察機關就起訴生產、銷售偽劣農藥、獸藥、化肥、種子案53件104人,起訴人數同比上升112.2%。據悉,2018年,全國各地共出動執法人員70余萬人次,查辦農資案件1.2萬起,為農民挽回直接經濟損失1.25億元。全年農資產品質量繼續保持在較高水平,全國種子、農藥、肥料、獸藥、飼料產品抽檢合格率分別達到95.9%、93.2%、90.8%、97.2%和93.1%。小編注意到,隨著3.15臨近,各地也陸續發布消費維權典型案例。

          


         

          湖北

          案例一:十堰市農業局配合當地公安機關 查處陳某某銷售偽劣肥料產品案

          【案情簡介】2016年4月,十堰市農業行政綜合執法支隊在城區兩家農資店進行市場檢查時發現,由安徽省岳西縣陳某某上門推銷的幾個肥料品種包裝及登記證號不規范。執法人員憑經驗判斷上述品種可能存在質量問題,為慎重起見,即按法定程序對其分別抽樣送檢。檢測結果顯示,多個品種有效成分為零。十堰市農業局依法予以立案調查,在調查過程中發現,該案案情非常復雜。為源頭打擊,深挖制假窩點,震懾違法犯罪,十堰市農業局及時將案件線索移送給十堰市公安局治安警察支隊并上報湖北省農業行政綜合執法總隊。

          2017年6月9日,十堰市公安局牽頭成立了由公安和農業部門共同組成的“6.09”專案組。經查,2012年3月至2017年8月,陳某某為非法獲利,注冊“安徽威力特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空殼公司和“威力特”商標,以岳西縣“華勁農化”、“禾豐化工”、“天泰化工”等六家化肥生產企業業務員、代理商身份,采取上門發名片、宣傳冊,QQ、微信、電話聯系等方式聯系全國客戶,后下訂單訂貨由上述化肥企業生產,通過物流公司送貨,以物流代收、銀行轉賬、微信支付等方式收取貨款,從中牟利,共向湖北、湖南、江西等13個省115個縣市區的185家農資店銷售偽劣肥料達296萬余元。專案組歷經16個月的深入調查,輾轉河南、河北、安徽、江西、湖北等7省19個縣市,端掉76個制假窩點,抓捕涉案人員21人,345人受到行政處罰。2019年1月10日,該案在十堰市鄖陽區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開庭審理。日前,鄖陽區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的跨13省銷售偽劣肥料案一審宣判。被告人陳某某被判處有期徒刑9年,并處罰金人民幣56萬余元。陳某某當庭表示認罪服法。

          【案例評析】通過查處“6.09”大案,進一步打擊了犯罪分子制售假劣農資的囂張氣焰。多年來,農業農村部門為維護農民群眾利益,對制售假劣農資行為一直保持高壓態勢,堅決做到露頭就打,絕不姑息。在此我們也敬告相關農資生產銷售人員,務必誠信經營,不要心存僥幸。

          案例二:中烜生物科技(湖北)有限公司經營假冒肥料登記證號案

          【案情簡介】2018年4月17日,黃梅縣農業行政執法大隊接到群眾舉報,稱黃梅縣大河鎮荷葉山村農戶購買的“土盼盼生物有機肥”可能是假肥料。經查,舉報所指的“土盼盼有機肥”,系中烜生物科技(湖北)有限公司生產、銷售的,產品登記證號為鄂農肥(2016)準字1675號,該登記證號屬武漢潤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所有。但該公司并未授權和委托他人生產肥料。執法人員調查認定,2018年4月11日至4月20日期間,中烜生物科技(湖北)有限公司冒用武漢潤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單位名稱和肥料登記證號生產、銷售“土盼盼有機肥”共計96.56噸,銷售價格750元/噸,共計違法所得72420元整。

          黃梅縣農業局認定:中烜生物科技(湖北)有限公司冒用武漢潤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單位名稱和肥料登記證號生產、銷售“土盼盼有機肥”的行為,雖然產品質量合格,但屬“假冒、偽造肥料登記證、登記證號”的行為。依據《肥料登記管理辦法》第二十七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給予警告,并處違法所得3倍以下罰款,但最高不得超過30000元;沒有違法所得的,處10000元以下罰款: (二)假冒、偽造肥料登記證、登記證號的;”之規定,黃梅縣農業局決定給予中烜生物科技(湖北)有限公司警告及罰款30000元的行政處罰。

          【案例評析】《肥料登記管理辦法》第五條規定“實行肥料產品登記管理制度,未經登記的肥料產品不得進口、生產、銷售和使用,不得進行廣告宣傳。”可見,肥料登記證號不僅是獲準生產、銷售肥料的前提條件,也是與肥料產品品質、包裝等緊密相關的知識產權。中烜生物科技(湖北)有限公司冒用他人登記證號進行“土盼盼有機肥”的生產、銷售,不僅擾亂市場秩序,造成安全隱患,也嚴重侵犯了登記證號所有者武漢潤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知識產權,給其造成了重大經濟損失。黃梅縣農業局通過查辦此案,打擊了擾亂市場秩序、侵犯知識產權的違法行為,進一步規范了農資市場,保護了肥料登記證號持有者的合法權益,彰顯了各級人民政府保護知識產權的決心和意志。

          


         

          浙江

          案例:蜜瓜種子里摻雜欺詐案

          【案例簡介】2018年3月,臺州市三門縣浦壩港市場監督管理所接到5個農戶投訴,稱分別在臺州禾邦農資有限公司 , 三門縣義送果蔬專業合作社和個體戶葉某某處購買東方蜜瓜種子,但種出的苗有部分不是東方蜜瓜苗,懷疑種子有問題。經查,該批種子為上述三家種子經營戶于2017年底向新疆某種苗公司購入30公斤,重新分裝后共賣給農戶2700余包種子,涉及80多戶農戶的800余畝瓜田。2018年2月份,各農戶按照要求育種出苗后發現,出的苗里有10-15%左右的苗不是東方蜜瓜苗,直接經濟損失60余萬元。后經廠家確認,該10-15%的瓜苗為西周蜜瓜苗,從廠家倒查原因發現為廠家在晾曬過程中,不小心在東方蜜的種子中摻進了西周蜜的種子。

          因涉及金額大,臺州市三門縣市場監管局召集新疆種苗公司、浦壩港當地種子經營戶、農戶代表開展調解。經多次調解,由新疆種苗公司全額退還種子款16.75萬元,額外賠償51.8萬元,浦壩港當地三家種子經營戶再賠償農戶10萬元。

          【案例評析】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時,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或生產者要求賠償。此案中,因涉及的農戶多、經濟損失大,賠償責任應由種苗公司和種子經營戶共同分擔。

          


         

          臨沂

          案例:化肥使用不當造成辣椒減產案

          【案情簡介】2018年3月,蘭陵縣車輞鎮北漫溪村任某等16戶村民購買了某品牌復合肥,因使用不當導致大棚辣椒大幅減產。農戶要求化肥經營者賠償經濟損失,但經營者認為該化肥無質量問題,不應承擔賠償責任。隨后,任某等人前往該縣市場監管局和消協進行投訴。

          【案例評析】經調查,該化肥無質量問題,但外包裝標有“含縮二脲,使用不當容易造成損害”的字樣。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十八條規定“經營者對可能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商品和服務,應當向消費者作出真實的說明和明確的警示,并說明和標明正確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方法以及防止危害發生的方法”。本案中,商家未履行告知提醒義務,導致農戶因化肥使用不當產生了經濟損失,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商家賠償任某等16戶菜農共計68000元。

          


         

          濰坊

          案例:化肥不合格致減產 訴調對接機制解糾紛

          【案情簡介】2018年5月16日,3戶農民消費者到高密市消協投訴,稱使用了從某農資銷售處購買的復合肥后,種植的土豆出現苗發黃、枯萎死亡問題,經對留存的復合肥取樣化驗,發現其中鉀含量不足,索賠未果,投訴到高密市消協。

          【案例評析】經高密市消協邀請農業部門專家勘驗、調查,證實消費者投訴情況屬實。高密市消協與高密市法院按照訴調對接機制,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相關規定,經調解,由經銷商和廠家按照每畝2800元的標準給予3戶農民賠償,共計賠償14萬元。

          


         

          呼和浩特

          案例:土默特左旗潘金忠農資種子門市部銷售不合格化肥

          【案情簡介】2018年4月24日,對土默特左旗潘金忠農資種子門市部經銷的化肥進行委托抽樣檢驗,經檢驗潘金忠農資種子門市部經銷的河北新洋豐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洋豐”牌摻混肥料和山東施四方生態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施四方”牌智能緩控釋肥,綜合判定兩個批次化肥均不合格(當事人銷售河北新洋豐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洋豐”牌摻混肥料5噸、價格15000元,銷售山東施四方生態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施四方”牌智能緩控釋肥2噸、價格5750元)。依據相關規定,對當事人處以沒收違法所得1125元,罰款21875元。

         

          福州

          案例:只長葉子不長蘿卜

          【案情簡介】2018年1月4日,閩清縣朱先生投訴稱,其在2017年10月從該縣坂東鎮某種子銷售店購買了2包白蘿卜種子,隨后播種了六畝地。2018年1月初,他發現地里所種的白蘿卜只長葉子不長蘿卜。朱先生認為商家銷售假種子,要求商家賠償損失。

          經閩清縣消委會坂東分會工作人員實地了解,該種子銷售店銷售的白蘿卜種子共有兩種,一種以長葉子為主,成熟后可作為青菜進行銷售,另一種則為普通的白蘿卜,以根部塊莖進行銷售,在外包裝說明上均未發現明顯問題。種子銷售店負責人稱,朱先生購買該品種白蘿卜種子時,店里工作人員已就種子種植、收成等相關事宜作出說明和解釋。經調解,朱先生對該店給出的解釋表示接受,并與該種子銷售店達成和解。

          【案例評析】“消費者應當努力掌握所需商品或者服務的知識和使用技能,正確使用商品,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市消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消費者作為種子使用者在選購時沒有留意外包裝上的標簽和使用說明,對于該種子銷售店所作出的解釋也未引起足夠重視,由此產生了不必要的誤會。

          在此,提醒廣大農民消費者在選購種子時要認真閱讀種子標簽及使用說明,詳細了解種子性狀、使用條件等信息和注意事項,并按照使用說明進行科學種植,同時注意保存外包裝及相關購物憑證,一旦發生消費糾紛,主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農業農村部日前印發《2019年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要點》,提出要集中開展農資打假專項行動。圍繞使用量大、合格率低、風險隱患高的重點農資品種,集中開展農資打假專項整治,依法嚴懲違法犯罪分子。結合春耕備耕,開展農資打假春季行動。公布一批農資打假典型案例。開展放心農資下鄉進村宣傳活動,普及識假辨假、科學種養殖和依法維權知識。嚴格農藥、獸用抗菌藥準入管理,加強種子、肥料、農藥、獸藥、飼料和飼料添加劑質量監督管理,開展監督抽查,公布不合格名單。

        各地曝最新假農資典型大案,去年全國查辦1.2萬起 各地曝最新假農資典型大案,
          最高檢14日消息,僅2018年,檢察機關就起訴生產、銷售偽

        2019-03-15 15:52:28

        三招判斷“肥害”起因 三招判斷“肥害”起因
          莊稼燒苗、燒根、不長到底是肥料問題還是使用不當?  

        2019-03-15 15:49:47

        “三個良策”助推化肥農藥用量負增長 “三個良策”助推化肥農藥用
          &ldquo;近年來,化肥、農藥過量施用及盲目施用的問題依

        2019-03-15 15:47:26

        磷酸一銨市場走勢仍然較為平淡,價格較春節前下跌100元左右 磷酸一銨市場走勢仍然較為平
          盡管目前已進入春耕,但磷酸一銨市場走勢仍然較為平淡,

        2019-03-15 15:18:23

        化肥價格的起起伏伏,未來的價格行情到底如何? 化肥價格的起起伏伏,未來的
          眼看著天氣越來越暖,也到了春耕肥料采購的高峰期。但是

        2019-03-15 15:17:39

        肥市下行風險依舊存在,尿素市場價格出現松動 肥市下行風險依舊存在,尿素
          當前,肥市下行風險依舊存在,尿素市場作為肥市風向標,

        2019-03-15 15:16:52

        99热久RE这里只有精品小草|国产精品zipaitoupai|欧美精品高清在线观看|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久久97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