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 id="rlops"><strong id="rlops"><xmp id="rlops"></xmp></strong></p>
    <p id="rlops"></p>
  • <tr id="rlops"></tr>

      1. 關鍵字:肥料  化肥
        中美合建最大測土項目今揭牌 或將改變我國測土局面
        時間:2018-11-04 09:13:31   來源:鋤禾網    閱讀數:

        1國際測土論壇大會盛況.jpg

        國際測土論壇大會盛況

          鋤禾網現場報道:2018年11月3日,史丹利農業集團總裁高進華與荷蘭瓦格寧根大學&研究中心教授 Oene Oenema共同為中國首家美國同步的蚯蚓測土實驗室揭牌,預示國內首家獨立運營的批量測土實驗室正式投入使用。專家表示,這在國內測土配肥施肥發展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或將改變整個測土配肥施肥的發展局面,極大的促進中國測土配方施肥的整體水平提升,開啟真正商業化測土時代。

          這場在中國最大的化肥生產基地山東臨沭舉辦的測土配方施肥國際論壇上,聚齊了十幾位國內外頂尖測土專家,分別從中國、美國、西歐等不同國度、不同地域現實出發,權威解讀了當前全球測土配方施肥的發展形勢。中美合作建設的蚯蚓實驗室成為當日焦點。


        看專家:全球頂尖,觀點權威,預見未來


          此次會議的國際方主要組織人為荷蘭瓦格寧根大學,中國區主要組織人為中國蚯蚓測土實驗室。會議的協辦方為國際標委會ISO|TC134技術委員會無機肥料工作組和美國Agsource實驗室。此次會議有多位世界級著名農業專家包括Oene Oenema,Cliff Thomas Johnston和Steve Frack。其中,Oene Oenema是世界著名土壤學專家,諾貝爾獎獲得者,在世界農業領域享有較高影響力;Cliff Thomas Johnston是美國著名土壤學專家,是美國生態農業領域的重要代表;Steve Frack是Ag實驗室副總裁,蚯蚓實驗室的特聘專家,在測土領域極具號召力和影響力。出席會議的還有農業農村部著名專家高祥照、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耕肥處處長鷺仲勍、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營養研究室主任白由路、史丹利農業集團總裁高進華、以及國際標委會召集人、史丹利農業集團副總裁劉剛。

        2農業農村部種植業司耕肥處處長鷺仲勍致辭.jpg

        農業農村部種植業司耕肥處處長鷺仲勍致辭

        3史丹利農業集團總裁高進華致辭.jpg

        史丹利農業集團總裁高進華致辭

        4Cliff Thomas Johnston 美國普渡大學 農業學專家作報告.jpg

        Cliff Thomas Johnston 美國普渡大學 農業學專家作報告

        5國家測土施肥中心實驗室主任白由路報告.jpg

        國家測土施肥中心實驗室主任白由路報告

        6諾貝爾獎獲得者Oene Oenema,瓦格寧根大學 土壤學專家作報告.jpg

        諾貝爾獎獲得者Oene Oenema,瓦格寧根大學 土壤學專家作報告

        7農業農村部首席專家高祥照做報告.jpg

        農業農村部首席專家高祥照做報告

        9AGsource實驗室代表作報告.jpg

        AGsource實驗室代表作報告

        10荷蘭瓦格寧根大學&研究中心教授 Tomek de Ponti作報告.jpg

        荷蘭瓦格寧根大學&研究中心教授 Tomek de Ponti作報告

        11史丹利農業集團副總裁劉剛作報告.jpg

        史丹利農業集團副總裁劉剛作報告

        12北荷蘭省第四代農場主代表致辭.jpg

        北荷蘭省第四代農場主代表致辭

          據悉,自2005年農業部提出測土配肥以來,我國已經堅持推廣測土配方施肥13年。這十三年成績巨大,但是問題也不斷出現。發展了13個年頭后的中國測土配肥與世界范圍內的測土配肥專家機構再次對話。此次會議主要聚焦世界農業可持續發展問題和土地退化問題,會議圍繞測土技術的體系化運用和糧食作物的營養改良展開,聚焦測土施肥,解析關鍵營養,賦能未來農業。


        看項目:蚯蚓測土實驗室 融合全球最先進技術設備服務中國農業


          測土配方施肥是整個農業服務鏈條中重要一環。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耕肥處處長鷺仲勍表示,近幾年,在農業施肥方面,我國出現了一增一減的趨勢,一增指我國肥料利用率增長,一減指總體的用肥量減少,2016至2017年連續兩年,我國化肥出現了化肥用量減少。這為新時期我國綠色生產綠色發展奠定了基礎。但是,在農業領域我國的核心競爭力、科技含量和服務水平還有待提高,以史丹利為代表的企業向農業服務領域進軍,實現了化肥企業由單純生產供應向服務型企業的轉變,其中中美合資的蚯蚓測土實驗室就是一個很好的探索。

        8中美雙方代表為蚯蚓測土實驗室揭牌.jpg

        中美雙方代表為蚯蚓測土實驗室揭牌

          隨著未來農業的發展,測土配方施肥已經成為未來農業的發展趨勢。史丹利農業集團總裁高進華表示,史丹利公司聯合美國最大的測土機構——艾格豪斯(Agsource)實驗室,在國內建立了首家蚯蚓測土實驗室。該實驗室將國外先進的測土技術引入國內,將測土批量化、自動化、信息化,每天可檢測土樣1600個,植物組織300個,農田水質800個。收到樣品后,出具檢測報告僅需要3-4天。先進技術搭配史丹利公司覆蓋全國的營銷網絡,能更快速的建立“全國土壤分析的數據庫”,將測土數據應用于施肥指導,使農業更高效,施肥更精確。

          史丹利農業集團副總裁劉剛在指出,蚯蚓測土實驗室引進了國際最先進的檢測技術,全進口的軟硬件設備,掌握了全球測土施肥的核心近似,是中國首批全項目批量檢測實驗室之一,是中國檢測能力最大的測土實驗室。該實驗室有四大優勢:專業的檢測設備、先進的管理系統、專業的檢測人員和專業的服務團隊。核心設備分別來自德國、美國等現代農業發達國家。

          劉剛介紹,該實驗室可以實現大、中、微量元素和有機質、pH值等多元素同時檢測,實現批量化、自動化和高精度檢測。通過檢測生成檢測報告,為農戶提供科學施肥依據和作物營養解決方案,實現節本增效。

          會議期間,與會國內外領導專家集中參觀了蚯蚓測土實驗室,紛紛對實驗室的規模、實力和領先性給予了充分的肯定。

        13蚯蚓實驗室鳥瞰圖.jpg

        蚯蚓實驗室鳥瞰圖


        看差異:中外對比,我們的測土配方施肥為何要努力趕超


          據了解,測土施肥是測土配方施肥(或稱平衡施肥技術)是聯合國在全世界推行的先進農業技術,更是我國實現化肥零增長,精準施肥的重要技術支撐手段。

          高進華在講話中指出,目前國內,在提高科學施肥意識上取得一定成效。但多數地區仍不能做到及時有效的測土配方施肥,很多地方仍然采用“全國第二次土壤普查”中的數據,技術創新不足。測土配方施肥的先進技術,在以分散經營為主體的國情下,難以盡快轉化為生產力。史丹利農業集團總裁高進華表示,美國、加拿大等發達國家,在20世紀60年代就已經建立了比較完善的測土配方施肥體系。其中,美國作為世界農業大國,耕地面積高達一億九千萬公頃,而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覆蓋面積,已達到耕地總面積的85%以上,技術普及率和到位率都很高。通過測土配方施肥,啟動土壤數據化管理,進而指導農民科學用肥?梢哉f,美國大農場農業之所以領先世界,測土配方施肥功不可沒。

          而據白由路介紹,我國測土配肥施肥始于上世紀50年代,起步較晚,2010年在政府帶動下企業自主測土配方施肥才開始興起,商業化程度低。據現場國外專家介紹,測土配方施肥在發達國家開展時間長,開展頻率高,覆蓋面積廣,而且機械化程度極高,操作成本低,具有很強的普遍性。以荷蘭為例,荷蘭是一個很小的國家,卻是世界上第二大糧食出口國。荷蘭瓦格寧根大學&研究中心教授Tomek de Ponti表示,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在荷蘭已有超過100年的使用歷史,這得益于荷蘭在科研領域的持續投入。也正是有了這種投資,荷蘭能夠對土壤大量取樣,從而了解荷蘭所有土壤的土壤狀況,從而令施肥越來越細化,越來越精準,整個農業的質量也就隨之提升。

          據從北荷蘭省原道而來的農場主代表舒爾特.楊.德魯格特介紹,他們5個人管理著5000畝土地,而且每4年給農場做一次全面測土,實施多樣化種植,多樣化施肥,有效的保證了農作物的品質和產量。特.楊.德魯格表示,農業機械化水平和先進的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讓田間管理和施肥更加高效、精準。

          美國AgSource實驗室代表Rob表示,美國85%以上的土地都進行測土配肥,幾百萬種植大戶因測土而增值。之所以有如此多的農民愿意花錢做測土,是因為測土能夠為其帶來切實的利潤。如果不知道土壤的情況,就無法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地點,施用正確計量的、合適的化肥。這也證明了測土配方施肥商業化的價值所在。

          高祥照表示,中國的測土配方施肥扎根于中國農業現實,具有中國的特色,基于中國農民整體的人群素質,中國測土配肥施肥將復雜的技術融入具化的肥料中,成為了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載體。

        14國內外專家參觀蚯蚓測土實驗室.jpg

        IMG_20181103_105655.jpg

        國內外專家參觀蚯蚓測土實驗室


        看問題:進度需要加快,范圍需要擴大,精度仍待提升


          在介紹蚯蚓實驗室時,劉剛指出了我國農業測土配方施肥存在的諸多問題。

          據了解,當前我國配方施肥推廣慢,推廣范圍太小。我國推廣測土配方施肥盡管收到了比較明顯的效果,但并沒有得到廣泛的應用。大多數地區仍然停留在試驗示范層面徘徊,技術覆蓋面仍然比較小,而且大都是政府在推動。真正能夠實現測土化驗、配方施肥的農戶所占比例很小,不足10%,與發達國家(60%以上)相比,比例還很低。

          我國測土配肥中的“測土”不夠精準。過去的測土配肥只是測定了常規五項指標(有機質、氮、磷、鉀、PH ),但隨著農業發展和化肥中大量元素肥料的過量投入,更多的中微量元素的持續消耗,有機肥農家肥的用量的持續下降甚至不施,消耗的中微量元素沒有得到應有的歸還,中微量元素的缺素癥狀普遍發生,制約作物產量或品質的因素已經不是大量元素。再只是單純地重復之前的工作意義已經不大,配方施肥的優勢也發揮不出來。

          “測土”與“配肥”脫節,傳統固態肥實現配方肥生產難度大。以往很大一部分地區的土壤數據都躺在示范點的土肥站或農技推廣單位,沒有轉化為農民施用到田地里的配方肥,沒有落地執行到農民的田間地頭。

          面對問題和成績,與會專家一致認為,要實現我國農業現代化進程,必須加快關鍵技術的研發升級,研制高端裝備。劉剛表示,蚯蚓測土實驗室是史丹利農業集團實施全面全鏈條農業服務有力支撐,是實現高效農業的重要手段。

          史丹利農業集團總裁高進華表示,2015年農業部印發了《關于打好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實施意見》,2016年國務院印發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可見國家對土壤防護及治理的重視。作為涉農企業,史丹利公司責無旁貸,將更加積極的參與生態農業建設,依托蚯蚓測土實驗室的便利,推廣科學施肥的理念,為廣大農民提供高效、放心、便捷的復合肥產品和優質的農化服務,最大限度的發揮肥料在農業生產中的積極作用。希望通過我們蚯蚓測土實驗室的運作,能讓中國的土壤重新煥發活力。


        看成績:中國測土配方施肥迎來全民時代,全社會參與,多方收益


          國家層面:近年以來,各級農業部門深入實施測土配方施肥項目,緊緊圍繞測土配方肥推廣這個核心,積極探索農企合作、智能配肥終端建設、手機信息服務等新方法新途徑,大力引導企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社會化服務組織參與配方肥生產、供應和服務,帶動了測土配方肥的大面積推廣應用。

          企業層面:為調動企業參與測土配方施肥的積極性,從2012年起,農業部連續5年開展農企合作推廣配方肥行動,采取“百企連百縣”的方式,組織全國200多家大中型肥料企業為100個整建制推進測土配方施肥縣生產供應配方肥。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按照“依托大企業、制定大配方、對接大市縣、面向專業大戶”的原則,在黑龍江、吉林、海南等11個省(區、市)選擇19個糧食和經濟作物大縣大市,開展“農企合作推廣配方肥示范縣創建”,與企業聯手打造一批科學施肥的典型樣板,探索配方肥進村入戶到田的有效模式。

          用戶層面:據悉,全國范圍內已經有100多位種植大戶和基地獲得了蚯蚓測土實驗室的尖端測土服務,而且當天會議現場還在進行陸續簽約。白由路主任在報告中指出,經過政府的推動,企業的宣傳和種植戶自我的實踐,測土配方施肥項目相關人員通過網絡、手機短信、觸摸屏查詢等信息化技術,將肥料配方和指導意見精細化、具象化,采用農民聽得懂的語音、看得懂的信息、收得到的方式,讓農民了解自家農田養分狀況,指導農民選肥、用肥。目前在國內測土配肥施肥已經形成了一個全民共識。

        15種植大戶與蚯蚓測土實驗室簽約.jpg

        種植大戶與蚯蚓測土實驗室簽約

        16與會人士合影留念.jpg

        與會人士合影留念

        測土配肥施肥知識點


        (1)測土配肥施肥的定義

          測土配方施肥(或稱平衡施肥技術)是聯合國在全世界推行的先進農業技術。就是以土壤測試和肥料田間試驗為基礎, 根據土壤供肥性能、作物需肥規律和肥料效應,在合理施用有機肥的基礎上,提出氮磷鉀和中微量養分的適宜比例、用量,  以及相應的施用技術(包括施用時間、運籌和施用方法),以滿足作物均衡吸收各種營養, 達到氮磷鉀三要素平衡、有機養分與無機養分平衡、大量養分與中微量養分的平衡,維持土壤肥力水平, 減少養分流失和對環境的污染, 達到高產、優質和高效的目的。

          概括來說, 這項技術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內容:一是測土, 取土樣測定土壤養分含量;二是配方, 經過對土壤的養分診斷, 按照莊稼需要的營養“開出藥方、按方配藥”; 三是合理施肥, 就是在農業科技人員指導下科學施用配方肥。

        (2)測土配肥施肥的理論依據

          1、養分歸還學說:種植農作物每年要帶走大量的土壤養分,土壤雖是個巨大的養分庫,但并不是取之不盡的,必須通過施肥的方式,把某些作物帶走的養分歸還于土壤,才能保持土壤有足夠的養分供應容量和強度。我國每年以大量化肥投入農田, 主要是以氮磷兩大元素為主,而鉀素和微量養分元素歸還不足。

          2、最小養分律:植物生長發育要吸收各種養分,但是決定作物產量的卻是土壤中那個含量最小的養分,產量也在一定限度內隨這個因素的增減而相對地變化。因而忽視這個限制因素的存在,即使較多地增加其他養分也難以再提高作物產量。

          3、各種營養元素同等重要與不可替代律:植物所必需的16種營養元素,不論他們在植物體內的含量多少,均具有各自的生理功能,它們各自的營養作用都是同等重要的。每一種營養元素具有其特殊的生理功能,它們各自的營養作物都是同等重要的。每一種營養元素具有其特殊的生理功能,是其他元素不能代替的。

          4、肥料效應報酬遞減律:是指施肥與產量之間的關系是在其他技術條件相對穩定的前提下.隨著施肥量的逐漸增加,作物產量也隨之增加,但作物的增產量卻隨著施肥量的增加而逐漸遞減。當施肥量超過一定限度后。如再增加施肥量,不僅不能增加產量.反而會造成減產。

        鋤禾網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中美合建最大測土項目今揭牌 或將改變我國測土局面 中美合建最大測土項目今揭牌
        國際測土論壇大會盛況  鋤禾網現場報道:2018年11月3日,史

        2018-11-04 09:13:31

        陽煤豐喜:泉稷尿素六舉措布置冬季防凍工作 陽煤豐喜:泉稷尿素六舉措布
          即將進入冬季,防凍工作是影響化工企業冬季安全生產的主

        2018-11-03 15:54:37

        世界500強企業子公司魯南化肥廠申請破產清算,虧損高達近37億元 世界500強企業子公司魯南化肥
          兗礦魯南化肥廠近日以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及明顯缺乏

        2018-11-03 15:53:46

        行業將繼續深入改革,推動我國向磷復肥強國闊步前行 行業將繼續深入改革,推動我
          與氮肥工業相比,我國的磷肥工業起步較晚,農業領域施用

        2018-11-03 15:52:23

        化肥行情隨時都有變化,冬儲風險值得警惕 化肥行情隨時都有變化,冬儲
          今年冬儲行情至今報價還不明朗,復合肥企業多數也在觀望

        2018-11-03 15:51:13

        磷復肥會議過后,化肥行情是否也會去年的“漲價”潮呢? 磷復肥會議過后,化肥行情是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轉眼間已到了2018年的冬季,對于化

        2018-11-03 15:50:15

        99热久RE这里只有精品小草|国产精品zipaitoupai|欧美精品高清在线观看|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久久97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