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全國兩會召開期間,全國人大代表、金正大集團董事長萬連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有一句提法讓人耳目一新:把化肥產業做小。我們習慣于把產業做大,這也是過去多年中國所有產業發展遵循的基本邏輯。曾經我們從全球最大的化肥進口國,一躍成為當下最大的化肥生產國和消費國。如今,卻要把化肥產業做小,這是為啥? 甲方:產業做小方能做優 把產業做小,咋聽之下,不得其解。深思之,其實蘊藏了產業發展大與小的辯證關系。正如中國經濟正在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一樣,化肥產業虛火太旺、大而不強,做減法是實現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經之途。 中國化肥,無論是產能、產量,還是消費量,均已傲視全球,但大起來的化肥產業煩惱并不少。 一則,從產業內部而論,前些年的大舉投資建設,造成了產能過剩的堰塞湖,由此引發一系列惡性競爭,產業效益斷崖式下滑。“十二五”以來,化肥產業整體效益逐年下降。2016年,石油和化工全產業進入恢復性上升通道,而化肥產業跌勢未改,經濟效益居于全產業后部。2017年,得益于國家強有力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化肥產業效益有所抬升,但整體頹勢仍存。 二則,從需求側而言,農業綠色化轉型大潮洶涌,化肥大量使用造成的農業成本居高不下和環境負面效應,已被全社會廣泛關注。對化肥產業做減法,這已是從政府到民間的廣泛共識。 因此,把化肥產業做小,既有產業瘦身的必要,更有農業轉型的倒逼。認識到這一點,對化肥產業的意義在于:我們要充分認識到,化肥產業量的擴張已經結束,尋求新的增長點、追求質的提升,這才是所有企業亟待思考的大課題。 乙方:企業做大才能做強 一個產業走向成熟的標志之一,便是出現明顯的頭部效應,形成若干家足以統領全產業、甚至能參與全球競爭的企業集團。但是,截至目前,盡管我們是全球最大的化肥生產國,但還沒有一家企業能夠進入全球化肥產業界第一方陣。從這個意義上而言,無論從體量還是效益來說,中國化肥企業還需努力做大,做大才能做強。 但是,在產業新的發展階段,繼續做大做強決不能大家一哄而上,因為那樣,誰都做不大、誰也強不起來。同時,在新階段化肥要把整體產業做小,這樣才能培育出真正有實力的跨國化肥巨頭。 所謂把產業做小,就是淘汰掉一批對環境不友好的落后產能,整合掉一批運行效率低下的僵尸企業,將整體產能降下來。企業數量少下來,才能為先進產能和優勢企業騰出空間、騰出市場。如此,方可實現優勢企業做大做強。 在這個過程中,化肥產業作為一個整體會被做小,但適應現代農業需求和全球化肥產業競爭的企業和細分領域會不斷得以壯大,這也是結構調整的內涵所在。 |
![]() |
化肥業“小大之辯” |
在今年全國兩會召開期間,全國人大代表、金正大集團董事 2018-03-30 16:08:09 |
![]() |
“中國有機肥產業調查”走進 |
3月23~26日,“中國有機肥產業調查”大型活 2018-03-30 16:07:00 |
![]() |
政企聯手共推親土種植公益行 |
3月26日,在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指導下,農業部耕地 2018-03-30 16:03:52 |
![]() |
3項肥料行業標準6月1日實施 |
農業農村部日前發布第2656號公告稱,68項農業行業標準自 2018-03-30 16:02:52 |
![]() |
對春耕用肥要監管要提效 |
今年春耕生產面臨不少困難,主要表現為“三大&rdq 2018-03-30 16:01:28 |
![]() |
湖北農資集團全力備肥穩價 |
一年之計在于春,一年好景在春耕。當前湖北各地春耕生產 2018-03-30 16:00: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