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 id="rlops"><strong id="rlops"><xmp id="rlops"></xmp></strong></p>
    <p id="rlops"></p>
  • <tr id="rlops"></tr>

      1. 關鍵字:肥料  化肥
        氯化鉀價格還會再度回落嗎?為什么今年大合同簽訂后氯化鉀沒有降價
        時間:2018-11-26 10:20:58      閱讀數:

           距離2018年氯化鉀進口大合同的簽訂已經兩月有余了,氯化鉀的行情真可謂是“一雪前恥”,不但未曾像以往般大合同一明朗便回落,反而漲了又漲,似有些一發而不可收拾之勢。一般阿杜都是在大合同簽訂前寫個一兩篇的預測,定了后再寫一篇影響分析了事,這一次卻不按常規又寫一篇,是為氯化鉀大合同的“再再解”。

          先來簡要回顧一下這一次大合同的特點:其一,簽訂時間比前兩年晚了兩個月,且晚于印度簽訂;其二,價格大漲60美元/噸,且再次與印度到岸價持平;其三,各家簽訂時間參差不齊,且供貨時間期限也不同,多只簽到2019年6月30日,甚至有只到今年年底者。

          阿杜以為其影響主要有兩點:

          一是給了漲價的理由,大漲60美元/噸意味著進口氯化鉀成本明顯上升,而國內氯化鉀價格向來是以進口鉀為主導;

          二是埋了再漲的伏筆,只簽半年的合同就意味著供應商貨緊,對后市仍有強烈的再漲意愿,使下一次大合同談判我方未談而先衰。

          (當然事情總是在發展變化著的,阿杜要提醒大家:國際供應商謀劃的很不錯,但畢竟還有半年的時間,在我國需求十分低迷、國際行情也存變數的情況下,未來是否就按照他們的計劃發展,這是不一定的。)

          有人說這一次大合同前前后后只簽訂了400萬噸左右,而去年進口量接近800萬噸,這是不是意味著進口量會大減,供應會緊張,價格一定會再漲呢?其實“400萬噸”與“800萬噸”有著一定的可比性,但非絕對。

          首先,每一年報道里的大合同簽單數量之和與全年總進口量相比都完全不在一個水平上,實際進口量一般都會遠大于報道所公開的簽單量,導致這種情況出現的原因很多,比如固定+可選的形式、比如一些未公開的訂單或訂單細節、比如發貨的延遲或船期的延誤等等。

          其次,這一次簽訂的可以說只是半年期合同,下個半年會簽多少還不一定,若按照平均量假設,那么半年400萬噸比一年800萬噸可并不少。

          第三,順著上面第二點繼續深入,因為加鉀、烏鉀兩大供應商只表示供貨到年底,但明年上半年他們顯然又不可能放棄中國市場,所以不管是再簽還是續簽,先不談價格問題,其數量肯定會有所增加,也就是說大合同真正簽單量應該會遠超400萬噸,只不過進程復雜了些,或者所謂2018或者2109年大合同在叫法上可能會有所交叉而已。

          說到這里,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放心一些了呢?抱歉,其實上面只是想說“400萬噸”與“800萬噸”沒有絕對的可比性而已,下面筆者也做了一個數據對比,看上去應該能更直觀也更值得參考一點。請先準備好,數據會有點沖擊哦!

          

        氯化鉀價格還會再度回落嗎?為什么今年大合同簽訂后氯化鉀沒有降價

         

          從上圖海關數據可見,近些年每一年的第四季度到第二年的上半年,共三個季度的氯化鉀總進口量差不多都在650萬噸左右(其實尤其是上一年的四季度和下一年的一季度這半年的時間,該數字就已達到500萬噸左右),這也恰恰反映出了冬儲、春耕的重要程度。

          今年10月份的進口量只有32萬噸,有相關機構初步預計11、12月份氯化鉀進口量分別也只有30多萬噸和60多萬噸。那么假設這120多萬噸氯化鉀都是前期大合同的遺留,那么再加上新簽的明年半年大合同的400萬噸,氯化鉀供應量仍比正常年份少了130萬噸左右的。

          更何況,加鉀、烏鉀只簽到今年年底,人家那90萬噸怎么也得剔除出去而算在第四季度的120萬噸的數量里吧?如此一來,供應量就可能少了220萬噸!而130萬噸都已不是小數目,那220萬噸又是什么概念呢?另外,有沒有考慮到鹽湖股份庫存的減少,以及整體青海氯化鉀產量的減少呢?最后把這些想到的都加起來,又是什么樣的概念呢?

          因文章篇幅有限,暫時先“嚇”到這里罷,抱歉。這一“再再解”并不徹底,又恰逢鹽湖鉀肥發布了12月份價格將漲的消息,所以下一篇稿件里結合著大合同解讀與鹽湖漲價等事宜阿杜將為大家壓壓驚,其實市場仍有轉機,高價未必絕對哦!咱們明天見!

          明年上半年進口氯化鉀的供貨量有可能減少200萬噸左右之巨,這大概是“嚇”了大家一跳。相比之下,鹽湖股份12月份將漲20元/噸的消息或許就不算什么大事兒了吧?未來可能很缺貨,龍頭企業也再次宣布了漲價,但漲幅其實并不大,這其中方方面面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

          11月23日下午鹽湖發出了調價通知函,將于12月1日起執行新價格,60%鉀供代理國鐵第一到站報價2420元/噸。經此一役,2018年鹽湖調價11次其中10次調漲,年底比年初漲幅達到270元/噸,若平均到月,大概相當于每月漲20元/噸。伴隨著這最后一個月的繼續上漲,2018年的鹽湖真可謂是威武到底了。具體調價情況如下圖所示:

          

        氯化鉀價格還會再度回落嗎?為什么今年大合同簽訂后氯化鉀沒有降價

         

          很多業內朋友還是有疑問,記得當初在出臺11月份新價格之前市場有傳鹽湖11月份、12月份可能會各漲50元/噸,眼下11月份已漲了50元/噸,但12月份只漲了20元/噸,幅度為什么這么小呢?而且之前幾次出價都等到最后甚至過后的幾天才公布,這一次怎么提前一周便公布了呢?

          其實鹽湖11月份主要都是在執行前期訂單,新單情況并不太理想,而且雖然廠家的庫存處在歷史低位并無壓力,但是從其上市公司報表來看,受累于化工板塊的持續虧損仍需努力減虧或扭虧,所以盡管進口鉀價格還在上行,看似漲價前景仍好,但是鹽湖還是要兼顧價格和銷量,并不愿冒險一味求漲。

          另外,下游反饋稱這一次漲價前會有一定量的貨源可供下游代理或直供工廠客戶進行買斷,價格為2370元/噸,此價格不再有其它優惠。這可不是什么明升暗降,其實對照11月份的2400元/噸年底完成任務返利50元/噸的價格,也還是漲了20元/噸的。

          之所以有這樣的操作,而且提前公布漲價消息,還是兼顧價格與銷量的緣故,算是小小的一個短期促銷,或者簡單粗暴地理解為“打一巴掌給一個甜棗”也可。而且鹽湖還很好的利用了進口鉀正貨緊價揚的好時機,真的是越來越聰明了,筆者冠以“威武”一點也不為過。

          那么近日進口62%白鉀港口高端喊價已達到2650元/噸之高位,這回國產鉀龍頭也繼續上調,是不是要坐實了咱們之前的猜測,后期氯化鉀真的供應會很緊張呢?仍不盡然!

          首先,上一篇中提到了,其實實際進口量往往都會大于所報道的簽單量,而且加鉀、烏鉀不可能不簽明年上半年的大合同,暫時來看進口量比往年同期可能會少200萬噸左右,但加鉀、烏鉀再簽單之后少的量肯定會大幅減少;

          其次,綜合產量、庫存和進出口數據全面分析2018年的氯化鉀消費量的話,是比前些年平均值少了約100萬噸的(如需詳細數據及計算過程,中肥網會員可電聯筆者交流),所以與上述的數量相結合,氯化鉀供應量出現嚴重不足的可能性就更低了;

          第三,一方面目前國內下游行情不佳、需求十分低迷,很可能導致后期的氯化鉀消費量持續甚至進一步減少,一方面棕櫚油行情十分低迷導致東南亞地區氯化鉀購買力下降,美洲市場雖仍有需求潛力但是漲勢也已減弱,一方面國際新的鉀肥產能還在陸續建設,已有產能開工率也較高,所以度過2018年全球市場的補庫存周期,2019年供需形勢是有可能出現逆轉的,那么在上半年外商增加對我國的供給量甚至是我方主動減少進口都是有可能的。

          2007年氯化鉀曾進口了941萬噸,但在2008年進口價格漲到了550美元的高位后,2008年和2009年連續兩年的氯化鉀進口量就分別大減到了514萬噸和198萬噸。想想一整年只進口了198萬噸,回到了從當時算的15年前的水平,我們可曾后怕?

          又如何面對今日與明朝?說穿了國際鉀肥市場雖然壟斷但是總產能還是過剩的,供應商與各主要進口國尤其是有一定自給能力的我國是相互制衡的關系,這一次大合同價格大漲而加鉀、烏鉀卻不同于他國只簽到今年年底,會不會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也說不準的。

          當然,夢想是美好的,我們還是要從現實出發。未來氯化鉀供應是否會缺,缺的是否嚴重,這個就要盯緊三點了:

          一是進口鉀每月到貨量,目前大都認為明年1月份起才開始集中到貨,但是從12月份開始算,若每月進口量少于80萬噸且是連續少于,那么缺貨的可能性應該就會偏大了;

          二是下游行情是否好轉,主要是復合肥定價、收款和開工率情況的變化及趨勢,若行情始終不好那么對氯化鉀進口量的要求就會適當降低,反之則升高;

          三是國際鉀肥價格走勢,這會影響上半年進口鉀的到貨速度和數量,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下一次大合同談判的中外雙方的低位。

          綜上,預計今冬明春氯化鉀價格將始終高于成本,即進口商將保證有利潤而無大壓力;但是虛高的價位難以持續太久,目前來看62%白鉀港口價格在2500元/噸左右是比較有支撐力的價位,市場價當下已漲至2600元/噸左右,也不排除后期還能更高一些,但是終究還是很可能再度回落。所以對具體操作的建議,賣方是“謹慎樂觀”,買方則是“慎之又慎”了。

          筆者認為題目可以標題黨一些,但內容絕對要認真、全面且公正,雖然常有轉折來轉折去之處,但恰是一環套一環的分析的過程,請各位看官們仔細地看、好好斟酌,要領悟了筆者的良苦用心,至于轉載并且自以為是進行歪曲本意的修改者,請自重。(中肥網,阿杜)

        氯化鉀價格還會再度回落嗎?為什么今年大合同簽訂后氯化鉀沒有降價 氯化鉀價格還會再度回落嗎?
          距離2018年氯化鉀進口大合同的簽訂已經兩月有余了,氯化

        2018-11-26 10:20:58

        預計待后期市場明朗后尿素采購量或有上行的可能 預計待后期市場明朗后尿素采
          近期尿素市場整體利好因素相對較多,比如印度招標又突破

        2018-11-26 10:19:53

        2018年11月26日:今日復合肥價格日報 最新復合肥企業出廠價 2018年11月26日:今日復合肥
          2018年11月26日:今日復合肥價格日報 最新復合肥企業出

        2018-11-26 10:18:48

        2018年11月26日:今日氯化鉀價格日報 最新氯化鉀企業出廠價 2018年11月26日:今日氯化鉀
          2018年11月26日:今日氯化鉀價格日報 最新氯化鉀企業出

        2018-11-26 10:18:06

        2018年11月26日:今日氯化銨價格日報 最新氯化銨企業出廠價 2018年11月26日:今日氯化銨
          2018年11月26日:今日氯化銨價格日報 最新氯化銨企業出

        2018-11-26 10:17:25

        2018年11月26日:今日尿素價格日報 最新尿素企業出廠價 2018年11月26日:今日尿素價
          2018年11月26日:今日尿素價格日報 最新尿素企業出廠價

        2018-11-26 10:16:31

        99热久RE这里只有精品小草|国产精品zipaitoupai|欧美精品高清在线观看|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久久97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