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 id="rlops"><strong id="rlops"><xmp id="rlops"></xmp></strong></p>
    <p id="rlops"></p>
  • <tr id="rlops"></tr>

      1. 關鍵字:肥料  化肥
        如何讓蔬菜越冬不早衰?菜農們一定要看
        時間:2024-12-27 16:21:16      閱讀數:

         大量元素要精

        對于大部分蔬菜來說,大量元素氮磷鉀是植株生長過程中需求量多的養分。以當前菜農的用肥習慣來說,大量元素肥料往往過量施用,再加上冬季地溫低,蔬菜根系偏弱,吸收養分的少,過量沖施大元素素水溶肥,不但容易傷根,而且還會導致土壤中氮磷鉀含量超標,引起土壤鹽漬化。所以冬季施用大量元素肥料要“精”,這里的“精”主要指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肥料要“精”:即選擇吸收利用率高、養分含量高且全面的大量元素水溶肥,沖施后根系吸收快,在土壤中流失少,減少肥料浪費和環境污染,避免土壤鹽漬化。

        二是土壤要“精”:不要盲目沖肥,而是通過測土施肥,根據測土結果,土壤缺什么補什么,這樣施肥,可大大減少肥料的用量,從而提高地力。

        三是蔬菜要“精”:既根據所種植蔬菜的需肥規律來用肥,以番茄為例,番茄苗期以吸收氮肥為主,開花結果初期對氮、磷、鉀的需求比例接近5︰2︰3,結果盛期則變為3.6︰1.4︰5,所以番茄開花前要注重氮肥的施用,結果后則要注重鉀肥的施用。

        功能性肥料要久

        微生物菌劑、甲殼素、海藻酸等功能性肥料通常不額外添加無機營養元素,但具有改良土壤、養護根系,補充有機營養等作用,可當做蔬菜的“保健品”。為使用效果,“保健品”一定要堅持施用,貫穿蔬菜生長的整個生育期。

        中量元素要足

        中量元素是指在蔬菜生長過程中需要量次于氮、磷、鉀而高于微量元素的營養元素,包括鈣、鎂、硫三種元素。鈣可以促進細胞壁的形成,從而植物組織的穩定性。鎂是是形成葉綠素的主要成分,又是多種酶的活化劑,可促進脂肪、氮的代謝和維生素的合成,提高蔬菜品質。對于鈣鎂的補充,要把握好“足”字,這里的足并不是過量施用,而是要足量施用。因很多肥料原料或成品都含有硫,所以在設施蔬菜栽培上,往往不用再額外補充硫元素。多以補充鈣鎂為主。

        一是底肥中要施用:如鈣鎂磷肥、硝酸鈣、硫酸鎂等等,建議菜農在底肥使用過程中,每畝使用鈣鎂磷肥或硝酸鈣50公斤左右,硫酸鎂10~13公斤。

        二是選擇合適的產品。補鈣時要選擇螯合態鈣肥,或木質素鈣,也可選擇礦物分子鈣。補鎂時可選擇糖醇鎂等,葉面吸收的效果更佳。

        三是掌握施用時期和部位。鈣鎂在蔬菜整個生長期間都可補充,可沖施,也可以通過葉面噴施補充。植株幼嫩部位易缺鈣,且鈣在植株體內不易移動,因此在進行葉面補鈣時要重點噴撒植株的幼嫩部位,也就是重點對莖尖生長點以下30厘米的距離噴施,同時重點噴施幼果。

        打好“預防針”蔬菜冬季不得病

        菜農都知道,在病害發生前或發生初期用藥,病害的防治效果,特別是在陰天前,病害未流行之前基本上用藥一兩次能夠防住病害,若等到病害暴發,即使用好藥、加大藥量也難以防住,還增加了棚內濕度。因此,提前給蔬菜打好“預防針”,對預防病害的發生具有很好的效果。

        管理時,要特別注意大棚前臉處和放風口處兩個關鍵地點。前臉處見光少,通風性差,是灰霉病、霜霉病、蔓枯病等喜低溫高濕病害容易發病的地方。而放風口處濕度變化較大,利于白粉病的發生,菜農早上拉棚后可著重查看這兩個地方,觀察植株的長勢,發現異常及時采取措施,避免成為病害的發源地。先擇晴好天氣,提前噴灑殺菌劑或生物農藥,預防病害的發生。

        化學殺菌劑:預防病害時要選擇殺菌譜較廣的保護性殺菌劑,如百菌清、代森錳鋅、銅制劑等。

        生物農藥:與化學農藥相比,生物農藥突出的一點就是性高和持效性長。不管是用生物農藥預防病害還是病害,建議菜農要連續使用,在蔬菜的整個生長期都施用,不但可以減少病蟲害的發生,而且能增強蔬菜的抗病性,提高植株應對惡劣環境的能力,從根本上減少化學農藥使用,利于蔬菜的可持續發展。

        合理澆水養分運輸快

        (1)看土壤墑情澆水。當土壤含水量低于40%時,需要及時補充水分,當土壤含水量達70%以上則需要延遲澆水,否則不但不利于提高地溫,而且還容易導致土壤透氣性變差,致使根系缺氧,造成漚根。一般的判斷方法是取土壤5厘米以下的土壤,手握成團,自然下落后土團立即散開就需要澆水。澆水后保持蔬菜根際土壤含水量在60%左右,見干見濕即可。

        (2)看長勢澆水。通過觀察植株長勢,判斷是否需要澆水。若葉片表現卷曲、萎蔫等情況,則需要及時澆水。

        (3)看地溫澆水。澆水不當是導致地溫變化劇烈的重要原因,冬季棚內地溫多在15~20℃,如果澆水過量或是澆水時機不對,就會使地溫迅速下降,造成根系受傷,影響地上部的生長。因此,冬季澆水選擇在上午十點前,此時地溫與水溫相近,避免澆水時發生炸根現象。若是在冬季換茬,則建議先澆水閉棚提升地溫,而后再定植,利于緩苗。

        (4)看天氣澆水。選擇晴天澆水,且澆水后有2~3天的晴天,以避免澆水后遇到陰雨天氣,導致棚內濕度增大,地溫降低,病害多發。若遇到連續陰雨天氣,突然轉晴后,也不適宜澆水,應先提高棚溫和地溫,后再澆水,這樣養分運輸快。

        調控好環境棵子壯

        菜農可根據天氣情況及時拉放保溫被,并調節放風口的大小,提溫降濕,創造適宜的棚室環境,以利于蔬菜的生長。具體的保溫和降濕措施,本報已介紹過多次,在此不再詳述。

        冬季地溫低,根系活力下降,養分吸收能力弱,必然會影響蔬菜的長勢,造成產量和品質下降,建議菜農低溫季節注意提升地溫,讓根系“住好”,才能吸收更多的養分,供應莖葉、果實的生長。

        冬季如何提高地溫

        (1)提高氣溫。地溫保持在20~22℃是適宜根系生長的溫度。地溫的高低與氣溫有著密切的關系,一般來說,白天氣溫比地溫高3~5℃,夜間地溫比氣溫高2~3℃。也就是說,在冬季寒冷天氣下,通過適當晚拉早放保溫被、白天適當提高氣溫,可促進地溫的提升與夜間地溫的保持,防止夜溫過低。

        (2)秸稈生物反應堆。越冬茬或早春茬蔬菜定植前在種植行埋設秸稈生物反應堆,在冬季可提升土壤溫度4℃左右。同時建議菜農將操作行上鋪設稻殼、碎秸稈等有機物,對降低棚內濕度,減少澆水次數,提高地溫具有不錯的效果。

        (3)合理覆蓋地膜。冬季鋪設白色或者透明的地膜,這是因為光線可以直接穿透地膜,提高植株對光能的利用率,可有效提高土壤溫度。此外,地膜一定要起拱覆蓋,這樣的覆蓋方式就如同加設了一個小拱棚,有利于地溫的提升。

        如何讓蔬菜越冬不早衰?菜農們一定要看 如何讓蔬菜越冬不早衰?菜農
        大量元素要精對于大部分蔬菜來說,大量元素氮磷鉀是植株生長

        2024-12-27 16:21:16

        近期國內鉀肥價格市場行情分析(12月27日) 近期國內鉀肥價格市場行情分
        近期國內鉀肥價格市場行情分析(12月27日) 今日國內鉀肥價

        2024-12-27 16:20:29

        一銨需求欠佳,12月27日國內磷銨價格行情動態 一銨需求欠佳,12月27日國內
        一銨需求欠佳,12月27日國內磷銨價格行情動態 今日國內磷酸

        2024-12-27 16:20:11

        近期國內復合肥價格行情參考(12月27日) 近期國內復合肥價格行情參考
        近期國內復合肥價格行情參考(12月27日) 今日國內復合肥市

        2024-12-27 16:19:55

        2024年12月27日國內尿素價格行情日報 2024年12月27日國內尿素價格
        2024年12月27日國內尿素價格行情日報 尿素行情漲跌互現,受

        2024-12-27 16:19:38

        河南省土肥水工作研討會在鄭州召開 河南省土肥水工作研討會在鄭
          12月18日,全省土肥水工作研討會在鄭州召開。會議深入學

        2024-12-25 16:24:41

        99热久RE这里只有精品小草|国产精品zipaitoupai|欧美精品高清在线观看|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久久97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