獼猴桃種植過程中,施肥環節是否科學,直接關系到產量多少,怎樣施肥才科學,記者就此采訪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園藝學院研究員李龍山,他就獼猴桃施肥過程中需要掌握的原則為種植戶作以科學指導。 有機肥與無機肥相結合
有機肥養分全、肥效長、持續供肥能力強,能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活化根系,促進吸收,改土效果好。無機肥有效成分含量高,肥效起速快,但無改良土壤的作用。兩者結合,以有機肥為主,無機肥為輔,取長補短,互相增效。
大量元素與中微量元素相結合
每生產100公斤獼猴桃鮮果需要氮2.2~2.8公斤,磷0.18~0.22公斤,鉀為2~2.3公斤,鈣為3.0~3.5公斤,鎂為0.38公斤,硼為40.50毫克/公斤干物質,鐵不低于60毫克/公斤干物質,鋅為15.18毫克/公斤干物質。隨著樹齡的增加,產量的提高,生理病害越來越嚴重,如缺鐵的黃化病,缺鈣的苦痘病,缺錳葉片失綠,葉面沒光澤等,應及時補充。
基肥與追肥相結合
基肥施用時間要早,數量要足,養分要全,深度適宜,20厘米左右,以增加樹體貯藏營養為目的。追肥,一般以速效養分為主,能促進抽枝長葉、花芽分化和果實膨大。有機肥、磷肥、鉀肥、生物菌肥與中微量元素做基肥一起施入;氮肥適宜在春季萌芽前追肥。
土壤施肥與葉面噴肥相結合
將肥料施入土壤,由根系直接吸收利用,這是獼猴桃園最基本的施肥方法。樹上噴肥通過葉片吸收,養分利用率高,吸收也快。
果園施肥與灌水相結合
有灌溉條件的獼猴桃園,施肥后及時灌水,以便充分發揮肥效。旱地應趁墑施肥或雨后施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