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農業圈的電商,好像除了農醫生明確喊出“我們只做農技服務”,其他都在忙著開疆擴土,要么是生產企業現在要做線上,要么是交流平臺現在要賣農資、農產品,都想借著互聯網浪潮吸引更多客戶,建立一個閉環生態。為了打造起這個閉環,上半年各圈啊、網啊、場啊等等,都卷入了一場圈人大戰。大體的理念就是:我先把你拉進我的圈子,用一點吸引住你,未來你總會在這里找到消費點的,我總是會有盈利點的。
看看哪個不是喊著要建立生態圈?
新晉明星農商1號就說了:公司及合作方將整合各方資源全方位滿足農村產品、技術、金融、農產品銷售等需求,立志打造農商第一生態圈。
田田圈也說了,我是大三農互聯網的生態圈,是未來鏈接大三農最有粘性、最有影響力的入口,是7億農民的種植圈、工作圈、生活圈、服務圈和幸福圈,既滿足農民的需求,更滿足農民的追求,是農村商業文明和農村新生活方式的完美呈現。(中國人民實現小康生活就靠這個了)
……
大家做著的美夢大同小異:一個圈子滿足了農民種地的所需,從最基礎的種子農藥肥料,到技術指導,到給你擴大規模搞農場提供資金引流,甚至賺錢后幫你理財,也就形成了閉環,我在閉環里售賣有形無形的產品,從而統治農人的生活。
然而這個夢現在很不切實際。
建立生態圈有兩個關鍵點:
第一,聚攏一批粉絲。這一點大家都在賣力氣做,諾普信招募田哥田姐,農一網招募代購人,或者通過微信號引導用戶關注。粉絲經濟固然是好,大家是出于喜歡、信任,來買你家的東西。但是你圈到的人,未必是你的粉絲。在農資行業,恐怕更多人堅持的是物美價廉的邏輯,特別是農資圈的終端用戶農民,更喜歡低價的東西,至于誰家產的,真的沒那么重要,我不會拿著這個農藥產品的包裝袋去炫耀一下。這其實是屌絲經濟,屌絲經濟是最沒有忠誠度的,他們會為了一塊錢而背叛你。
第二,即便你們圈到的這些人都是忠實粉絲,距離建立起一個生態圈還有一步之遙,那就是怎么為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怎么為用戶更好的解決問題、怎么持續為用戶提供價值。
你吸引別人,最有力的武器,當屬技術?墒欠叛坜r資圈,現在還沒有哪個電商能大量推廣并實現遠程診斷技術。幾家電商爭來爭去,技術服務水平相差無幾,都沒能解決農戶最基本的求醫問藥的難題。
電商火爆已久,農技卻讓人望眼欲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