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今日,正當農資人為了電商不電商吆喝正響的時候,正當大家對農資電商到底是個什么來龍去脈彷徨的一塌糊涂的時候,正當大家焦慮TO BE OR NOT TO BE的時候,某畝田已經給大家率先示范了一個電商初步套路:數據造假,線下刷單。
電商就是“制造”或者說“自造”噱頭的一個低成本工具。
先有農資圈的某知名自媒體僅依托一個微信公眾賬號就敢宣稱在十天內銷售五十萬袋磷酸二氫鉀,還特別重點強調是三百多客戶;后有某醫生的十萬農技專家下鄉,然后......2015年是不平凡的一年,農資行業牛鬼蛇神頻出。類似之事, 屢見不鮮,如此之人,過江之鯽,最關鍵的是竟還有不少人相信?粗@些富有中國特色,深諳太極“實”“虛”要義的數據,我被震懾了-----本人只是弄個太極頭像玩,人家可都來實戰啊。佩服,佩服!老師們:你們是寫《三十六計》的還是如莫言般主攻“魔幻現實主義”題材作品的?
某醫生的套路咱暫時還沒看出個所以然來,但是一個自媒體的套路就簡單明了多了。明眼人一瞅就能看個八九不離十:制造噱頭無非是想快速提升知名度,這在本質上與當街裸奔沒啥不同,然后順勢發展成為一個培訓師什么的,拿著自己做過的這個“莫須有”的案例和千倍夸大亦或百倍造假的“虛擬數據”開始充當資深互聯網新媒體運營人士到處招搖撞騙的講互聯網思維圈錢變現了。據說某自媒體人竟然都已經忽悠到人大的農資MBA課堂上了。
I 服了 U.
二百克的磷酸二氫鉀,能賣出去一萬件?還短短幾天就出貨?真以為你合作的企業是國內外的行業大咖?“一個神奇的廠家”?生產線運轉的像加特林機槍一樣,突突突的就出來了?廠家的產能等基本情況你自己清楚不清楚? 另外,還三百客戶?當你說這話的時候有木有考慮過大中型農資制造企業的感受?他們實實在在的做營銷做生產,累的跟狗似的,就這樣有效客戶量一共才多少?
這就是號稱業內最具有互聯網思維的自媒體。
管中窺豹,可見一斑。所以想想電商是什么也就很清楚了。最早鼓吹農資電商的就是他,后來又開始唱反調,無非是想制造話題,博取眼球,捎帶著干點人不為外界所知的“邪惡”交易。我們有理由推想:是不是在他前期做農資電商吹鼓手的時候,自己沒有得到利益;更悲催的是,萬萬沒想到其他電商(Lang)經過他的鼓噪,來了之后比他更猛,肉不但被搶奪走了,而且連湯都不賞賜點,狼狽為奸的預謀破裂了。推波助瀾后也沒有得到實際利益的失落,導致他現在又開始跟大農資電商們唱反調,潑冷水。
農資電商到底是什么?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我們觀察他們現在的所作所為,也就略知一二了。無非就是借用互聯網的一個大概念,新話題,成就一下自己的知名度,倘若客戶與市場還接受包裝袋子上印刷的進口,納米,衛星,航空,1+1>3神馬的假大空概念的話,他們斷然不會裝作學術高深,資本雄厚,情懷仰止的樣子的來炒作農資互聯網了,裝X不僅累,成本較之以往方式也高點嘛。
對互聯網了解點的人都知道"中國傳媒大學90后火辣美女馬佳佳這個小女生的成人情趣用品店”,互聯網思維創業的典范哦。店鋪生意雖然失敗了,但是人的生意可大大滴成功啊。某自媒體難道有啥更高手段?對于這個只能表示:呵呵.......
農資業都快當作娛樂業整了。用不了兩年,估計他再也閉口不談電商不電商的扯淡問題了,而是早已專心把吸引到他身上的“注意力”和“標簽”作為資本,去圈錢變現了。屆時你可能會在某次花了大價錢的學習會上看到他的主題演講《擁抱互聯網電商思維:農資DIAO絲逆襲寶典》。
總之,很佩服這些人的膽量和勇(CHUI NIU)氣(BI)。
“ 原來如此,幸好我心思縝密,發現的早,這正是一個有理想,有追求農資好青年奮(HU)斗的(YOU)的機會窗口,看我如何輕松應對。我也要做電商,花伍佰元做兩個網站,不用多久,我就會引來天使風投,A輪B輪,燒錢推廣,追名逐利,導師代表,顛覆世界,面向未來,上市堅決不在國內,敲鐘必須斯達克,趕超馬云,干掉東哥,迎娶奶茶妹,走上人生巔峰,想想還有點小激動呢。”
PS: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會憑空產生,也不會憑空消失,只能從一個物體傳遞給另一個物體,而且能量的形式也可以互相轉換。FROM:初中物理第八頁。
無論農資還是其他行業,無論電商還是傳統模式。能真正的發展起來的,贏得廣大群眾的企業或個人,絕對不可能是“臺風來的時候飛起來的豬”,而是他們做了一些實實在在的解決問題的事情,(我認為其商業價值就體現在TA能解決的問題上),不是消滅了某部分價值,只是通過某種更有用更有價值的服務方式把價值轉移了地方了而已。打個比方:你賺取農戶的錢,你給他提供了實在的技術,為人家勤勞致富保駕護航了,你這就是價值,人家農戶也心甘情愿。若本身啥也不通,那價值在何在?即使有盈利那么這種盈利我認為幾乎可以叫做信息不對稱下的一種剝削,現在都啥社會了,這“剝削”自然很快就被其他各種形式快速轉移消失了。在比如免費的百度地圖服務更全面更人性化,連找個澡堂子都能告訴你門票多少錢,這一下子淘汰掉了很多領路人。農資電商除了忽悠客戶還做了啥?造福了誰?對于祖國上下,大江南北實實際際一線的廣大農戶來說,起碼一定時期內其價值根本無法與村東頭賣了二十年肥料的老王同日而語。
當然上面只是一種扯淡的簡單比方,我們農資人經過這么些年的發展,其中一定不乏優秀人才,他們價值體現在除了技術,還有生產,農產品,營銷,倉儲,運營,研發等等各個方面。有的農資人心不踏實:本著“你(別人)若安好便是晴天---霹靂”的想法,不挖掘自身優勢價值或者說沒有信心挖掘,反而追時髦,趕概念,炒資本,忽悠人.......無所不用其極,真的以為一切皆可能。找不準方向,迷糊的時候就容易上當受騙。你想想是不是?甚至我前些日子,還聽一個行業內人說他們BOSS,某企業領導私下有過以下言論:“我都不會上網還啥電商了。我不做自己不懂的事。但我懂每年投入的千把萬廣告費帶來的業績越來越小是真的。公司新開個部門,找幾個年輕孩子弄個網站天天坐電腦前擺弄,然后再給我提供個發展規劃啥的,一年也就幾十萬。然后把那規劃給銷售部那幫人,讓他們給經銷商連哄帶嚇的說說,本來不給你上量,明天就促銷,甚至都不準備繼續合作了的經銷商,轉眼又打款,都又乖乖的了,怕以后不帶他走。你說這幾十萬花的多值,見效多塊,得算賬啊。”唉!你看人家多清楚。真不“辜負”書桌上的松下幸之助和稻盛和夫。
想一下目前制造業最發達的德國吧。
“落霞與孤鶩齊飛,豬與垃圾袋同吹”,那是一種迫不得已的飛,如同好多零售商或者經銷商也是被迫加入農資電商。風停之后,豬和垃圾袋都不用費勁清理,自然而然摔死出局———這個是大局策劃者的目的。人人都想飛的時候,就容易造就:錢多,人傻,速來的畫面。這個對于大局策劃者來說的引子,會不可避免成為跳梁小丑短暫的投機取巧的盈利舞臺。我們大多時候在為別人的成功做炮灰或綠葉,且不知不覺。
馬云說:"一切農資電商都是紙老虎,讓一切飛起來的豬都滾犢子"。(呵呵,其實不確定馬云是否說過這句話,就如大家朋友圈天天轉發的馬云說,佛祖說,星云大師說,等等說般 ( ̄▽ ̄)")
投機取巧再怎么包裝也是投機取巧,猶如你倆饅頭一斤面才能飽。
道術兩字,“道”是根本和基礎,切莫沉溺于“術”。最后回顧下老祖宗留下來的兩個成語:堅若磐石,穩如泰山。不知道古代那個時候有木有臺風和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