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 id="rlops"><strong id="rlops"><xmp id="rlops"></xmp></strong></p>
    <p id="rlops"></p>
  • <tr id="rlops"></tr>

      1. 關鍵字:肥料  化肥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論壇大雜燴del
        你被潛規則了嗎?山東、河南肥企大起底,虛標含量定制肥竟到處都是!
        時間:2015-08-07     

           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長期以來,化肥對我國農作物的增收、豐產起著重要作用。但《華夏時報》記者歷時一個多月對山東、河南、湖北等地的多家化肥生產企業調查發現,普遍存在生產“定制肥”現象,虛標氮磷鉀等養分含量更是十分普遍。

          “要什么含量生產什么含量”

          7月4日,記者來到位于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工業園區內的河南正天陽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正天陽光)。該公司官網顯示,公司總投資8000余萬元,擁有年產40萬噸復(合)混肥生產線一條,年產20萬噸精品生物有機肥生產線一條,年產20萬噸優質高氮肥料生產線一條。

          但奇怪的是,正天陽光法人、總經理侯建林卻稱,其公司“年銷售總量僅為幾千噸”。后來記者通過調查才了解到,這是一家主要生產“貼牌肥”、“定制肥”的企業。

          記者在正天陽光的廠區倉庫和生產車間內看到,存放著山東煙臺優施豐肥料有限公司、山東蒙陰中正肥業有限公司、湖北天門福臨化工有限責任公司、阿波羅(連云港)化肥廠等多家化肥企業的產品。

          “我們和多家企業有合作,這些產品是他們授權我們生產的。”正天陽光負責銷售的一位侯經理這樣解釋道。不過記者現場看到,這些“定制”產品包裝上的生產地址仍是原企業的地址。

          “我們可以按照客戶需要進行生產,要什么含量生產什么含量,保證沒問題。也可以根據需要更改網站頁面,加大對客戶產品的宣傳。”侯經理向記者坦言,客戶既可以用正天陽光的廠名廠址、包裝,也可以用上述江蘇天化、煙臺優施豐等包裝,而外包裝上標識的養分含量也由客戶自行確定。

          這并非個案。記者隨后調查了河南南陽市內鄉縣境內的壯田肥業有限公司和南陽農豐肥業有限公司等多個中小規模的化肥企業,均稱可以生產“定制肥”、“非標(氮磷鉀含量比標識的少)化肥”。

          記者走訪了正天陽光的一些客戶發現,所謂的“定制肥”普遍虛標含量。在河南西峽縣西坪鎮化肥銷售點,記者注意到,山東蒙陰的奧欣牌化肥,包裝袋上標的是12%的鉀。“實際上鉀的含量只有8%—9%。”零售商周先生直言,“具體含量可以和廠家定,一般我定的含量和包裝袋標的差3個百分點左右。”

          大型肥企亦存在類似現象

          湖北金山磷化集團有限公司(下簡稱湖北金山磷化)是金山集團旗下獨資的高塔復合肥生產企業,位于金山磷化院內。7月16日,記者在生產車間內看到,堆積的化肥中,有湖北三得利肥業有限公司、煙農硫酸鉀等多個外廠的化肥。

          該公司蘇經理指著印有“羅馬利亞”牌小麥專用復合肥向記者介紹:“這是我們給安徽客戶生產的,包裝是他自己的,氮磷鉀含量分別為25%、13%和7%。”

          蘇經理進一步表示:“如果用我們的25-13-7(氮磷鉀含量)包裝,但實際上氮磷鉀含量只有20%、10%、5%,和標的不一致,這樣的我們也可以生產。但是要寫一個協議,在市場上出現問題,由你們自己負責。”

          個別特大型上市企業也存在類似情況。7月21日,記者來到位于山東菏澤的一上市公司車間,一名員工告訴記者,也有生產定制肥的情況,但是相對較少。“合作也可以,但得用你自己的包裝。”公司一區域銷售經理強調。

          影響糧食產量

          虛標含量化肥會導致什么結果?業內專家表示,會導致農作物相對減產,只是對減產的影響頗具有隱蔽性。

          記者從官方也得到類似的說法。“目前市場上的化肥的確有一部分養分含量不夠,如果化肥貨真價實的話,我國的糧食產量會有新的突破。”河南省南部某縣化肥監管方面的一位負責人表示,“比如使用含量足夠的化肥畝產可達到一千斤的話,含量不夠的化肥產量可能也就七八百斤。”

          盡管受傷的是農民,但在現實中并不易發現。“老百姓才不管含量到底夠不夠,只要上了化肥有效果,對莊稼和土地沒害就行,就能賣出去。”多位化肥零售商告訴記者。事實上, 即便農民發現是劣質化肥,維 權成本也相對較高。

          “化肥檢驗起來比較麻煩,而且價格比較貴,檢驗一次要200元—300元,農民舍不得花錢檢驗,這就給劣質化肥提供了生存空間。”河南工商系統一位官員表示。

          化肥監管機制缺失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無論是“定制肥”,還是“非標肥”,盡管生產廠家明知虛標氮磷鉀含量違規,但大都無所顧忌。

          對于生產不達標的劣質化肥,河南正天陽光生物公司法人侯建林坦承:“目前有一批貨含量不夠,總含量差3%-5%,每袋成本就可以節省四五塊錢。”按照侯建林的說法計算,其生產的不達標化肥每噸可節省成本80元—100元。

          更極端的例子是河南平頂山市郟縣近百戶農民購買假化肥案。據受害農民趙發五回憶,今年5月下旬,他受邀到縣委黨校禮堂參加“技術培訓”,后被推薦購買了10噸“牛興”智能緩釋玉米肥的協議,共280袋,沒想到這些化肥是“三無產品”。于是,他向郟縣工商局、農業局報案,但一直沒有結果。記者采訪獲悉,郟縣縣委縣政府曾經召開聯席會議研究解決此事,但事發至今已有2個多月,問題仍未得到解決。

          首都經貿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陳及建議,杜絕中國化肥業亂象,不妨學習以色列的化肥備案制。以色列對化肥生產備案要求比較寬松,但對化肥“出檢”卡得很嚴,這樣既可以保證化肥的質量,又可以管控市場流通的化肥產品數量。

        分享到:
        掃描微信
        發表評論 共有條評論
        驗證碼:
        資訊排行榜
        最新文章
        99热久RE这里只有精品小草|国产精品zipaitoupai|欧美精品高清在线观看|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久久97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