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 id="rlops"><strong id="rlops"><xmp id="rlops"></xmp></strong></p>
    <p id="rlops"></p>
  • <tr id="rlops"></tr>

      1. 關鍵字:肥料  化肥
        萬連步等人大代表聯名建議 化解“水土肥”難題從源頭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
        時間:2017-04-04 15:14:05      閱讀數:

           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把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我國農業農村工作的主線。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增加優質綠色農產品供給”“構筑可持續發展的綠色長城”,引起農業和化肥界全國兩會代表委員的高度關注。

          3月9日,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召開期間,由全國人大代表、金正大集團董事長萬連步發起,一共10位全國人大代表聯名提出建議:全行業攜起手來聯合協作,共同推進我國化肥行業供給側改革的進程,全面提升耕地質量,進而提高農產品供給質量,走上強農興農強業之路。

        640.webp.jpg

          兩份建議引發業內代表共鳴

          由萬連步代表發起聯名的這兩份建議分別是《關于推進土壤改良修復工程,全面提升耕地質量的建議》和《關于聯合協作推動化肥行業供給側改革的建議》。

          截至3月9日,這兩份建議得到了行業內9位全國人大代表的聯名附議。他們是全國人大代表、貴州開磷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何剛,全國人大代表、北方兵器工業集團總經理助理、遼寧華錦集團董事長李春建,全國人大代表、甕福集團總經理助理金鋼,全國人大代表、河北硅谷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長宋福如,全國人大代表、河北誠信董事長褚現英,全國人大代表、安徽六國化工有限公司技能大師丁宏鎖,全國人大代表、淮化集團有限公司首席員工、焊工高級技師陸勝祥,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省天柱縣石洞鎮紅坪村農民楊愛東,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縣黑水鄉下壩村果農張國英。

          這次聯名的發起人萬連步代表表示,長期過量使用化肥,導致土壤酸化日趨嚴重,土壤退化以后,不僅影響農產品品質,而且酸性土壤還會激活土壤中的重金屬,被作物吸收后,進而造成農產品污染。“破解土壤問題,化肥企業能做的而且必須要做到的就是,減少化肥用量,但前提是要保證農民不增加投入、不減少產量,要讓廣大消費者吃得飽而且吃得好。達到這個目標,當前迫切需要化肥行業聯合協作,研發推廣高效新型肥料,提高肥料利用率,推動產業轉型升級。”萬連步說。

          土壤問題成為農業突出瓶頸

          據統計,我國酸性土、鹽堿土面積占耕地總面積的60%以上,耕地質量退化嚴重,糧食綜合生產能力降低。與第二次土壤普查時期相比,全國耕地土壤pH平均下降約0.8個單位,全國鹽漬化土壤面積約占總耕地面積的25%。耕地質量問題逐年累積并日益凸顯,已成為制約農業發展和環境保護的瓶頸。

          基于此,《關于推進土壤改良修復工程,全面提升耕地質量的建議》提出,希望國家統籌考慮配套建設,加快建立土壤修復系統工程;強化科技在土地污染防治中的支撐作用;完善市場準入制度,鼓勵優勢企業參與土壤修復工程;出臺促進土壤修復產業發展的稅收、運價優惠;落實責任主體,建立土壤改良效果責任追溯制度。

          宋福如代表表示,改良修復土壤,從化肥行業來講重點要做好兩項工作,一是提高化肥利用率,減少污染殘留;二是多開發多功能肥料。他認為,國家和行業應在化肥利用率上設置硬杠杠,定好標準,不達標的產能堅決予以淘汰。“我們要集中全行業力量,將肥料利用率從目前的35%左右加快提升到60%以上,并努力向世界先進水平靠近。”宋福如說。

          還有多位代表認為,推進土壤改良修復工程需要在頂層政策設計上全局謀劃、整體發力。此外,土壤污染防治尤其要突出科技的支撐作用。當前,國內土壤修復產業剛剛興起,國家通過政策支持和課題項目引導,鼓勵重大創新成果產業化,以點帶面,就能發揮四兩撥千斤的作用,激發土壤修復產業的“雙創”活力,從而大大加快我國土壤改良修復和耕地質量提升的步伐。

          對于10位人大代表的聯名建議,國務院參事室參事劉志仁指出,中國老百姓的生活已經從吃得飽向吃得好過渡,正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食品安全以及相應的耕地質量問題引起的社會關注度與日俱增。因此,推進土壤改良修復工程順天應時,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好事。但同時,這又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統籌考慮大氣、水等各方影響因素,在頂層政策設計上要全局謀劃、整體發力。

          聯合協作推動化肥供給側改革

          扭轉土地退化現狀,從供給側改革的思路出發,就是要加快農業的上游化肥行業的創新轉型,減少和淘汰低端產品的供給,擴大新型肥料的供給和應用,為農業提供更綠色的新型肥料和更專業的農化服務。

          但是,化肥行業目前創新資源非常分散,沒有形成合力,甚至是互相技術保密,出現產品同質化、研發低水平重復且浪費資源的現象,這既導致我國肥料技術總體研究進展緩慢,阻礙了新型肥料的研發推廣,同時還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落后產能的過剩矛盾。

          參加聯名的人大代表,既有來自產業鏈上游生產氮、磷、鉀等單質肥的企業,也有來自產業鏈下游生產復合肥、新型肥料的企業,還有的來自農業生產一線,大家一致認為,只有上下游融合,強強聯合,才能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提高化肥產業供給端的質量和效率,推動全行業轉型升級和持續健康發展。

          萬連步代表表示,行業的事情行業來辦,化肥行業的供給側改革,尤其需要集聚各方優勢資源,以技術、資本、渠道、服務和品牌等為紐帶,搭建產業協作的大平臺,推動全行業形成聯合創新、聯合研發、聯合生產、聯合推廣的合力,才能更好更快地實現行業轉型升級和脫胎換骨。

          何剛是來自磷肥企業的負責人。他認為,產業上下游融合是大勢所趨,對此持開放和歡迎的態度,將積極參與并推動這一進程。他建議,下游企業通過技術、品牌和渠道輸出,推動上游企業化解過剩產能、優化產品結構,這是一條行之有效的產業調轉升級之路,國家應該給予相應的專項資金、稅費等政策支持。

          金鋼等代表還提出了加快調整有關稅收政策,助力行業企業調轉升級的建議。

          針對代表聯名建議,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傅向升說:“化肥行業總體比較困難,但仍然有一些企業發展得不錯,把產品做到極致、與時俱進發展適銷對路的新技術和新肥種,這些經驗十分寶貴。推進化肥行業的供給側改革,需要按照李壽生會長明確的‘立足化肥、走出化肥’的要求,堅持‘問題導向、市場需求、企業主導’的原則,在去產能、產品結構調整和節能減排等工作上集中發力。”

        濰坊諸城驚現“地瓜王”重達22.8斤! 濰坊諸城驚現“地瓜王”重達
          濰坊諸城被譽為&ldquo;舜帝之都&rdquo;,是舜文化的發祥

        2017-11-16 09:26:48

        2017年11月16日:國內尿素價格市場行情日報 2017年11月16日:國內尿素價
          2017年11月16日:國內尿素價格市場行情日報,今日國內尿

        2017-11-16 08:51:18

        2017年11月16日:國內磷酸一銨價格市場行情日報 2017年11月16日:國內磷酸一
          2017年11月16日:國內磷酸一銨價格市場行情日報,磷酸一

        2017-11-16 08:50:35

        2017年11月16日:國內磷酸二銨價格市場行情日報 2017年11月16日:國內磷酸二
          2017年11月16日:國內磷酸二銨價格市場行情日報,二銨企

        2017-11-16 08:49:43

        2017年11月16日:國內氯化鉀價格市場行情日報 2017年11月16日:國內氯化鉀
          2017年11月16日:國內氯化鉀價格市場行情日報,國內氯化

        2017-11-16 08:48:51

        2017年11月16日:國內硫酸鉀價格市場行情日報 2017年11月16日:國內硫酸鉀
          2017年11月16日:國內硫酸鉀價格市場行情日報,國內硫酸

        2017-11-16 08:48:01

        99热久RE这里只有精品小草|国产精品zipaitoupai|欧美精品高清在线观看|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久久97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