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 id="rlops"><strong id="rlops"><xmp id="rlops"></xmp></strong></p>
    <p id="rlops"></p>
  • <tr id="rlops"></tr>

      1. 關鍵字:肥料  化肥
        韓長賦:農業科技發力最后一公里
        時間:2015-02-28 20:05:08      閱讀數:

          今年的“一號”文件超過一半的篇幅放在了農業科技上,農業科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年初,記者多路調查采訪發現,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低和農業科技推廣不足等成為制約農業科技進步的主要原因。

          39日上午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新聞中心,記者帶著這些問題參加了當天的記者會。面帶笑容,溫文爾雅是韓長賦留給記者的第一印象。發布會開始前,韓長賦主動站起來,配合拍照,并雙手抱拳致意。

          隨后,農業部部長韓長賦,農業部總經濟師、新聞發言人陳萌山就“推進農業科技進步,促進增產增收”做了詳細的解答。一個小時的發布會釋放出一個強烈的信號,那就是農業科技是一篇大文章,我國已到了必須更加依靠科技進步促進現代農業發展的歷史新階段。

          三個“不足”

          多年來,基層農業技術工作站因為機制體制的障礙和人才隊伍的老化、知識陳舊,已成為制約農業科技進步的主要因素。

          20122月初,記者曾報道過基層農技站服務難這一問題,文中案例的主人翁楊翠明是河北涉縣河南店鎮的農業技術推廣站的站長,其所在的農技推廣站僅有4名工作人員,負責全鎮19個村、8000多戶、3萬畝耕地的技術服務。此前在談起農業進行技術的推廣和服務時,連連說難。

          由于涉縣地處山區,鄉鎮區域跨度大,農技服務范圍相比平原地區更廣,這些年來,楊翠明一直希望自己的隊伍能夠壯大。

          但事實上,除了1990年技術站剛發展的初期原有的工作人員,和1996年大專院校畢業分配來了幾位人員外,從1997年以后河北涉縣河南店鎮的農業技術推廣站就再沒有新面孔。楊翠明感嘆道,“一直是這幾個快成老頭的人在負責工作。”

          對于這一現實問題,韓長賦在回答記者提問題時亦指出:“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不足,這里面有基層的人員不足、人員老化、素質不高的問題;也有設施條件、服務經費不足的問題;也有體制機制還不夠活的問題。”此外,韓長賦表示,農來科技還存在成果的創新供給還不足,像袁隆平的雜交稻這樣的主打成果,還有黃淮海綜合治理這樣重大的科技成果很少,無論是在農業科研方面還是在推廣方面,農業人才支持總量還不足。“另外,現在青壯勞力、有文化的勞力都進城打工了,將來誰來種地,這也是個值得認真重視的問題。”

          加快解決

          癥結找到了,如何解決,韓長賦顯然有備而來。韓長賦指出,工作重點主要是:“三個加快”,首先是加快農業科研創新,特別是種業的創新,一粒種子能改變一個世界,種子以及良種良法的配套,對于農業的增產非常重要。

          此前,韓長賦曾在《求是》雜志撰文指出,重點培育一批骨干種子企業。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的意見》,制定實施農作物種業發展規劃,加大對種子企業的政策扶持力度。扶持一批骨干種子企業,探索建立育繁推一體化的商業化育種新體系,充分發揮企業在品種培育、成果轉化和技術推廣中的重要作用。加強優勢制種區種子基地建設,加快實施種子工程、綜合開發、新增千億斤糧食等項目,在西北、西南、海南等優勢制種區建設一批規;、標準化、機械化、集約化種子生產基地,開展良種引進和展示示范,加快新品種推廣步伐。加強種子供需調度,做好品種和區域調劑,組織開展種子執法年專項行動,嚴把品種審定、市場準入、制種基地和質量檢測四個關口,確保生產用種安全。

          韓長賦強調加快農業技術推廣,特別是農村基層推廣體系的建設,也就是解決“最后一公里”的問題。今年中央1號文件出臺了一個政策,就是“兩個覆蓋”,簡而言之,一個是指對基層農技推廣機構的建設,特別是鄉鎮,設施條件建設要覆蓋到全國所有的農業鄉鎮。第二個覆蓋就是農業技術推廣改革的示范縣建設覆蓋到全國所有的農牧漁業縣,中央提供對地方推廣經費的補助,加上地方的投入,基層的推廣會有比較好的條件改善。

          此外,加快農業人才尤其是農村實用人才的培養,包括現代農民的培訓,要想辦法解決“將來誰種地”的問題,F在農村種植業大戶、養殖業大戶、農機手、科技示范戶、農村的經紀人、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領辦人,包括大學生村官等等,要把這些農村的實用人才組織起來,隊伍要建設起來,并且要發揮他們的作用。加快培養新型職業農民。實施農技推廣服務特崗計劃,引導和鼓勵高校涉農專業畢業生到基層工作。

          韓長賦說,今年中央1號文件重點部署了農業科技創新和推廣問題。1號文件明確提出,要確立農業科技的公共性、基礎性、社會性,特別強調對基層農民的科技服務,尤其是公益性的服務;出臺了一系列含金量高的政策,包括基層農技推廣“一個銜接、兩個覆蓋”的政策,這是在農業科技發展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文件。

          這些年來,農業科技對于實現“八連增”功不可沒。韓長賦用三個數字來說明這個問題:2011年,單產提高對我國糧食增產的貢獻率達85.8%;農業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54.5%;農業增長的科技貢獻率達到53.5%。這三個數字說明,農業發展到今天,科技已經成為推動農業發展增產的重大推動力量。

          深入田間地頭

          農業科技創新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但再好的科技創新,都需要解決好最好一公里的問題。因而,廣大農村科技人員的積極性非常重要。

          為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精神,農業部今年將在全國開展“農業科技促進年”活動,以“科技進村入戶,助力增產增收”為主題,重點推廣重大實用技術、支撐糧食和農業穩定發展,著力加強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提升公共服務能力,全面做好農業科技各項工作。

          據介紹,農業部門動員70萬農業基層科技推廣人員進村入戶上田頭,為農民開展科技服務。

          “其實,農業部從去年開始就開展了‘百鄉萬戶調查’活動,春節過后用一個月的時間,組織機關的干部到農村去,住在鄉里,住在村里,一個月不休假不回京,進村入戶,面對面,手拉手,了解農情,落實政策,開展技術服務,同時也轉變作風。去年搞了,今年的活動正在進行當中。”韓長賦說,“因為我們農業部離農民最近,為農民服務應該最具體,反映農民的愿望和呼聲也最直接,所以農業部的干部應該有好的作風,應該深入基層,深入農民群眾,深入生產一線,為農民服務,效果還是不錯的。” 韓長賦說,我們搞了兩年,成效明顯,可以說是:干部下去了,作風上來了,干部下去了,工作上來了,干部下去了,素質上來了,干部下去了,感情上來了。

         

        濰坊諸城驚現“地瓜王”重達22.8斤! 濰坊諸城驚現“地瓜王”重達
          濰坊諸城被譽為&ldquo;舜帝之都&rdquo;,是舜文化的發祥

        2017-11-16 09:26:48

        2017年11月16日:國內尿素價格市場行情日報 2017年11月16日:國內尿素價
          2017年11月16日:國內尿素價格市場行情日報,今日國內尿

        2017-11-16 08:51:18

        2017年11月16日:國內磷酸一銨價格市場行情日報 2017年11月16日:國內磷酸一
          2017年11月16日:國內磷酸一銨價格市場行情日報,磷酸一

        2017-11-16 08:50:35

        2017年11月16日:國內磷酸二銨價格市場行情日報 2017年11月16日:國內磷酸二
          2017年11月16日:國內磷酸二銨價格市場行情日報,二銨企

        2017-11-16 08:49:43

        2017年11月16日:國內氯化鉀價格市場行情日報 2017年11月16日:國內氯化鉀
          2017年11月16日:國內氯化鉀價格市場行情日報,國內氯化

        2017-11-16 08:48:51

        2017年11月16日:國內硫酸鉀價格市場行情日報 2017年11月16日:國內硫酸鉀
          2017年11月16日:國內硫酸鉀價格市場行情日報,國內硫酸

        2017-11-16 08:48:01

        99热久RE这里只有精品小草|国产精品zipaitoupai|欧美精品高清在线观看|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久久97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