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 id="rlops"><strong id="rlops"><xmp id="rlops"></xmp></strong></p>
    <p id="rlops"></p>
  • <tr id="rlops"></tr>

      1. 關鍵字:肥料  化肥
        25省專家齊聚金正大,緩控釋肥再上新平臺
        時間:2015-03-18 14:40:08      閱讀數:

           3月9日上午,一向寧靜的山東省臨沭縣曹莊鎮曹西村突然熱鬧起來,全國2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土肥站專家齊聚村頭,觀摩山東省土肥站在這兒的小麥示范田。“同樣的地段,這塊田只用了100斤金正大硝基雙效肥,而對照田上了150斤普通肥料。”一位專家拿著喇叭喊道。展現在大家眼前的是兩塊涇渭分明的麥田:一邊麥苗濃郁,另一邊矮小稀松,而后者上了更多的肥料。

          肥料減施是多年呼聲,進入2015年,農業“減肥”上升為國家行動。農業部為此出臺了三大行動計劃,其中之一便是要求到2020年實現化肥用量零增長。
          金正大,這家全球最大的緩控釋肥生產企業長期致力于肥料減量化,10年前率先將緩控釋肥推向大田,6年前率先推動緩控釋肥種肥同播,今天在化肥用量零增長的國家行動中,它又率先發起一場更大規模的推廣戰役。
          零增長行動,緩控釋肥擔綱重任
          當天,在位于臨沭的金正大集團總部,來自全國農技推廣服務中心和25個省區市的土肥專家還召開了全國緩控釋肥推廣工作年度會議,但與以往不同的是,這一次目標更明確:緩控釋肥要在化肥零增長行動中擔綱重任。
          全國農技推廣服務中心副主任謝建華說,化肥用量零增長社會廣泛關注,這是“十三五”期間要干的一件大事。數據顯示,中國化肥超量使用問題非常突出,引發了日趨嚴重的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威脅到農業可持續發展。2013年,中國單位面積化肥用量超過20公斤,其中主要糧食作物用肥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3倍,果樹更是達到6倍。
          根據農業部部署,2015年化肥用量增長率必須控制在1%以內,到2020年實現零增長,這是一次巨大的挑戰。“從這些年緩控釋肥推廣工作會議和金正大新型肥料的推廣情況看,我們對實現這個目標還是充滿信心的。”謝建華說。
          信心源于緩控釋肥在農業上的表現。作為一種高效肥料,緩控釋肥可以大幅提高肥料利用率,減少施肥次數,提高作物產量,改善土壤環境,因而受到農民和高層一致認可。8年前,全國農技中心首次與金正大合作,在全國示范推廣緩控釋肥。到2014年,緩控釋肥示范由原來5個省擴大到25個省的31種作物,試驗示范點92個。
          大量的試驗示范無可辯駁地證明了緩控釋肥增產增效。全國農技推廣服務中心高級農藝師孫釗介紹,2014年在玉米、棉花、小麥、水稻、柑橘、蘋果、葡萄等作物上進行了大量布點驗證,增產效果突出。僅以玉米為例,使用金正大緩控釋肥比普通施肥增產10.4%,比配方肥增產6.4%。
          10年前,金正大將緩控釋肥推向大田時,業內還是一片猶疑;今天,緩控釋肥毫無疑問地成為新型肥料家族中的第一成員。這一切源于發展緩控釋肥順應了農業“減肥”的歷史必然。山東省土肥站站長高瑞杰說,近些年,在復合肥市場持續疲軟的情況下,緩控釋肥卻實現了逆勢增長。一項統計表明,我國緩控釋肥年增長率達45%以上,生產消費量已占世界總量50%以上,金正大作為推廣先驅,也已成長為全球緩控釋肥企業中的翹楚。
          種肥同播,一個方法帶動兩項技術
          緩控釋肥之所以在化肥零增長國家行動中被寄予厚望,更內在的根由在于,它實現了良肥良法結合。謝建華解釋說,降低化肥用量,就必須提高肥料利用率,而要做到這一點,一是要優化肥料結構,二是要改變施肥方式。以緩控釋肥為基礎的“種肥同播”技術正是解決這兩大短板的利器。
          在化肥零增長行動中,除了要用新型肥料替代傳統肥料,還有一個關鍵點是要在2020年機械化施肥占比達到40%以上。據謝建華介紹,目前我國在基肥施用中,機械化率只有30%,而在追肥環節更是只有可憐的2%。
          種肥同播技術正在改變這一切。2010年,金正大在行業首次大規模啟動種肥同播行動,5年下來,種肥同播幾乎成了金正大的一張名片。
          一組數字記錄了種肥同播在中國大跨越的歷程。2010年,種肥同播從河南延伸到山東、安徽、河北等糧食主產區;2011年,金正大投放1萬臺種肥同播機,成立500個農化服務隊;2012年,投入、調動3.5萬臺種肥同播機,開展3萬名機播手培訓;2013年,投入、調動3.5萬臺種肥同播機,開展4萬名機播手培訓;2014年種肥同播市場擴大30%,投入、調動4萬臺種肥同播,培訓機播手6萬名……“6年來累計推廣1850萬畝,新增經濟效益37億元。”金正大集團副總裁羅文勝透露。
          種肥同播是一項適應中國農村和農業變革的現代農業技術,播種和施肥一次性完成,簡化了勞動程序,減少了肥和種的浪費。專家做過測算,采用種肥同播技術,以畝計,至少省去耕地費30元、間苗費30元、種子費15元、追肥費80元,綜合收益提高200~300元。
          專家這樣評價種肥同播的巨大意義:一個方法帶動了兩種提高肥料利用率的途徑,這就是推廣緩控釋肥和機械化施肥。
          三大升級,緩控釋肥普及再掀狂飆
          在緩控釋肥研發推廣上,金正大走過了10年,今天農業“減肥”時代的到來,使緩控釋肥迎來一個全新的平臺,金正大再一次吹響沖鋒號,三大行動開始付諸實施,這就是技術升級、服務升級、產品升級。
          一直以來,緩控釋肥的使用領域較窄,在歐美,作為一種貴族肥料,緩控釋肥主要用于花卉園藝作物。10年前,金正大將緩控釋肥首次大規模應用于玉米上,而在今后的5年零增長行動中,金正大將逐步把緩控釋肥向棉花、小麥、水稻、果蔬等更大范圍拓展……
          圍繞緩控釋肥和肥料零增長,金正大有一項雄心勃勃計劃,那就是打造強大的線下服務體系。未來3年,金正大將在全國建設100個農化服務中心,并建設一支萬人服務隊伍,投入、調動4萬臺種肥同播機,發動培訓機播手5萬名,實現緩控釋肥推廣750萬畝。
          緩控釋肥是一種舶來的肥料技術,在中國推廣不過10年,技術升級的空間還很大。事實上,近些年金正大在緩控釋肥再創新上從未停止腳步。就在此次觀摩會上,示范田使用的正是金正大新推出的一款產品——硝基雙效肥,硝態氮、銨態氮、控釋氮三氮合一,保證了作物在前、中、后期對養分的需求。在此之外,金正大還研制出了硝基控釋肥,這是在緩控釋肥基礎上添加硝基肥,“速緩”結合,作物前期養分充足,后期肥料持久。從普通的緩控釋肥到硝基控釋肥、硝基雙效肥,再到將緩控釋肥與其他肥料組合成科學的套餐,金正大正在打開一片更廣闊的創新天地。
          “我們將緊緊依托兩大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設好美國、以色列兩個國外研發機構,進一步加深與以色列及挪威先進企業和科研機構合作,整合全球最好的專家和技術資源,持續創新,在化肥零增長行動中勇挑重擔。”羅文勝表示。
        濰坊諸城驚現“地瓜王”重達22.8斤! 濰坊諸城驚現“地瓜王”重達
          濰坊諸城被譽為&ldquo;舜帝之都&rdquo;,是舜文化的發祥

        2017-11-16 09:26:48

        2017年11月16日:國內尿素價格市場行情日報 2017年11月16日:國內尿素價
          2017年11月16日:國內尿素價格市場行情日報,今日國內尿

        2017-11-16 08:51:18

        2017年11月16日:國內磷酸一銨價格市場行情日報 2017年11月16日:國內磷酸一
          2017年11月16日:國內磷酸一銨價格市場行情日報,磷酸一

        2017-11-16 08:50:35

        2017年11月16日:國內磷酸二銨價格市場行情日報 2017年11月16日:國內磷酸二
          2017年11月16日:國內磷酸二銨價格市場行情日報,二銨企

        2017-11-16 08:49:43

        2017年11月16日:國內氯化鉀價格市場行情日報 2017年11月16日:國內氯化鉀
          2017年11月16日:國內氯化鉀價格市場行情日報,國內氯化

        2017-11-16 08:48:51

        2017年11月16日:國內硫酸鉀價格市場行情日報 2017年11月16日:國內硫酸鉀
          2017年11月16日:國內硫酸鉀價格市場行情日報,國內硫酸

        2017-11-16 08:48:01

        99热久RE这里只有精品小草|国产精品zipaitoupai|欧美精品高清在线观看|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久久97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