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 id="rlops"><strong id="rlops"><xmp id="rlops"></xmp></strong></p>
    <p id="rlops"></p>
  • <tr id="rlops"></tr>

      1. 關鍵字:肥料  化肥
        政策放開 明天會更好
        時間:2015-08-04 16:08:34      閱讀數:

           經過近兩年時間的醞釀和積極準備,國家發改委于今年2月9日發布了《關于進口原油使用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發改運行[2015]253號)。該文件的實施,進一步明確了賦予符合條件的原油加工企業原油進口及使用資質,對淘汰落后和優化結構,促進煉油行業市場化,擴大進口和穩增長,化解原油配置矛盾,建立依法依規的長效機制等方面將發揮重要作用。 

          7月23日,商務部發布《關于原油加工企業申請非國營貿易進口資格有關工作的通知》。其對資質申請企業提出的要求,與國家發改委2月印發的《通知》申請要求基本一致,并在倉儲物流、原油采購和銷售渠道等方面進行了針對性補充。 
          據記者了解,政策發布后,包括山東、遼寧、寧夏等省區在內的不少地煉企業積極行動起來,決定充分利用政策紅利,為自己爭取進口原油使用權,完成自身的升級發展。目前山東東明石化、盤錦北方瀝青燃料有限公司、中化弘潤已經拿到了進口原油使用權,山東墾利石化集團、利華益集團山東利津石油化工廠有限公司則通過了網上公示,東營市亞通石化有限公司和寧夏寶塔石化集團有限公司已經進入公示程序。 
          企業著急 國家重視 
          山東省煉油化工協會會長劉愛英告訴記者:“我們為這個政策早就開始奔走呼吁了。在2000年全國清理整頓地煉以后,因為既得不到國產原油,也得不到進口原油,所以山東地煉企業從2000年就開始要政策,為得到進口原油配額已經爭取了15年!” 
          據記者了解,受技術水平和資金規模等因素限制,一部分地煉企業存在規模偏小、技術水平低的落后產能。這使得我國煉廠平均規模不到300萬噸,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兩極分化嚴重,難以適應煉油產業集約化、規;l展的需要。同時,由于不能正常獲得原油,多數地煉企業主要以燃料油等為原料維持生產,不僅產品質量不易達標,且增加了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 
          但有調查顯示,也有部分地煉企業裝置規模和生產技術達到較高水平,產品質量和環保、安全、能耗等也滿足了相關標準。因此,國家認為有必要實事求是地統籌解決地煉原油供應問題,運用市場機制促進優勝劣汰、結構優化和產業升級。 
          2013年,國務院出臺了《關于促進進出口穩增長、調結構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13]83號),明確提出要積極擴大進口,本著有利于結構優化、淘汰落后產能的原則,賦予符合質量、環保、安全及能耗等標準的原油加工企業原油進口及使用資質。國務院這一重大決策對煉油行業優化產業結構,充分發揮現有裝置能力,促進地方經濟增長具有重要意義。 
          國家發改委為此專門成立了工作小組,通過座談、討論、實地調研及正式行文等方式,征求了行業協會以及煉油企業比較集中的10個省份的近20家中央和地方煉油企業的意見建議。經綜合考慮各種因素,于2015年2月9日發布了《關于進口原油使用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發改運行[2015]253號)。同時,為了落實國務院文件精神,國家發改委將核查評估工作委托給了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根據核查評估工作細則要求,申報企業自身規模要在200萬噸/年及以上,具備淘汰本企業所有設計原油加工能力200萬噸/年(含)以下常減壓裝置,淘汰兼并重組其他企業落后煉油能力,或建設儲氣設施等條件。 
          為進一步推進地煉企業用油資質核查工作,5月14~15日,核查評估申請用油企業第一次專家工作會議召開。 
          5月23~24日,用油企業核查評估專家組一行來到第一站——山東東明石化集團有限公司進行現場考察,標志著國家對地煉企業進口原油使用資質的核查評估工作正式啟動。 
          6月~8月初,在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的積極推進下,5家地煉企業申報的資料已順利通過專家組的審核和現場核查,以及媒體公示,2家企業材料已進入公示程序。而且山東東明石化集團有限公司已于7月中旬成為國內首家拿到進口原油使用指標的地煉企業,有力地推進了地煉企業取得進口原油使用資質工作的開展。 
          記者從東營市發改委了解到,從前期統計看,目前山東包括淄博、濰坊、日照、德州、濱州、菏澤及東營在內的7市中的26家企業提出了申報進口原油使用資質。其中東營市提出申報的企業數量最多,為16家。除東明石化、墾利石化、利華益集團山東利津石化、亞通外,山東省今年內還將有8~13家企業申報。 
          政策放開 利大于弊 
          能夠獲得部分原油使用配額,地煉企業自是拍手叫好。眾多地煉企業認為,在當前形勢下放開部分原油使用配額,對國家、對企業、對社會都有益處,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 
          匯豐石化副總經理傅勛征告訴記者,現在放開原油使用配額是最佳時機,因為國際原油價格正處于低位。民營油庫多進口原油,對于國家能源戰略儲備將是個很好的補充。 
          有地煉企業負責人強調:“由于現在油價僅四五十美元一桶,國務院和國家發改委做出這個決定是非常正確的,而且放開的步伐應該更快一點。因為再晚兩年,國際油價很有可能就漲了,畢竟是中國拿自己的錢買油。放開進口原油使用權之后,在這個價格相對低位的時候,地煉企業可以多進一些原油,把自己的油罐都存得滿滿的。石油資源有限,這個機會中國一定要抓住。這是給中國存油,是藏油于企。” 
          同時,放開進口原油使用權對企業也十分有利。加工原油,可以減少污染,提升油品質量。 
          為獲得進口原油使用資質,實現更大程度的原油購進市場化,解決煉油板塊與化工板塊原料不足的問題,利華益集團根據國家發改委《關于進口原油使用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要求,淘汰了一套250萬噸/年煉油加工裝置,進一步增強了裝置的匹配性,并通過了進口原油使用資質現場核查評估,網上公示結束后每年將獲得350萬噸的進口原油。他們做到了以獲取進口原油使用資質為契機,嚴格落實淘汰落后裝置。 
          墾利石化有關人士強調,這一政策對地煉企業油品升級和提升環保水平很有好處。原來企業一年只有十幾萬噸的原油指標,不夠煉一個月的,所以只能“吃”燃料油這種“粗糧”。過去墾利進的燃料油因為硫含量很高,導致加工成本居高不下。將來有原油了,就可以吃上“細糧”了。如果企業的油源穩定了、質量有所提高,油品的質量就穩定了;同時也更有利于提升環保、安全水平,對全社會也是一個利好。 
          中國萬達集團董事局董事、萬達石化集團執行總裁茍英群對記者表示,油源一直是制約地煉企業發展的最大瓶頸。由于絕大多數企業沒有原油指標,地煉企業原油采購渠道窄、質量差、成本高。資源短缺,也使地煉企業的生產裝置長期“吃不飽”,生產經營成本增加,企業只能艱難維持自身生存與發展。進入2015年,一直被油源掐住“命門”的地煉企業便收到一個重大好消息,允許符合條件的地方煉油廠在淘汰一定規模落后產能或建設一定規模儲氣設施的前提下使用進口原油。國家向地煉企業放開進口原油使用權,對地煉企業來說無疑是難得的歷史機遇。這項政策不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地煉企業原油供應問題,也將促進行業淘汰、轉產落后產能,加快行業洗牌。 
          山東恒源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高傳成表示:“這個政策的好處很大,對調整產品結構、提升加工規模有利,可以很好地改善柴油品質,提高柴汽比。同時還有利于降低能耗、物耗,縮短加工流程,最終降低生產成本。” 
          更多的企業認為,進口原油使用資質放寬后,一方面地煉企業的原料選擇范圍寬了,渠道更多了,下一步實現產業轉型升級、產品結構調整的靈活度變大了;另一方面是地煉企業有了正規的名分,可以與中石油、中石化、中國海油一起得到公平對待。 
          墾利石化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從國家開始提出賦予符合標準企業進口原油使用資質,距今已經快3年了,這次聽到放開的消息我們非常高興,也讓我們看到了希望。由于這項政策對企業非常有利,所以對于推進這件事,我們的需求也很迫切。墾利材料的申報工作著手得比較早,目前已經通過了網上公示。” 
          東營華聯石化有限公司工程師王福勝告訴記者,用油政策的放開,既有象征意義,又有實際意義。象征意義在于地煉企業的身份得到了認可,將有利于今后地煉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實際意義在于地煉企業可以生產出更好品質的油品。目前我國對油品升級的要求高于國外,對地煉企業而言,要想進一步提高產品質量,必須提高油源質量和技術設備水平。 
          富海集團有限公司戰略投資中心總經理劉志寶對記者表示,油源一直是限制地煉企業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國內原油的勘探、開采、使用均控制在少數央企手中。同時,由于國家對原油進口的控制,地煉企業拿不到進口指標。“我們以進口燃料油作為生產‘主糧’,這也是無奈之舉。國家對地煉企業進口原油使用權的放開,我們舉雙手贊成。我相信,這一政策利好將更好地促進我們企業建設煉化一體化項目,著重發展深加工產業,不但真正實現產業鏈的延伸,還能充分挖掘石化產業鏈的價值。”劉志寶信心滿滿地說。 
          據東營市發改委副主任解愛國介紹,各地煉企業正利用申報進口原油使用資質的有利時機,加強內部管理,完善各項管理體系。針對以往重生產效益、輕基礎管理,重設施建設、輕建章建制的狀況,各企業對各環節重新進行了梳理,對不完備的各項手續進一步完善。東營市市政府則組織發改委等有關部門特事特辦,依據法律法規規定進行處理,幫助和指導企業進一步規范完善;在生產、運營、節能、環保、安全、消防、質量等各環節完善制度,嚴格執行責任制,全面落實主體責任;對能夠申請認證的能耗、環境、安全、消防、質量等管理體系,組織有條件的企業進行申報,積極獲取認證,提升規范化管理水平。 
          部分細則 有待商榷 
          然而,在一片叫好聲中,也有企業對現有的核查評估實施方案提出了不同的意見。 
          富海集團有限公司總裁王義民表示,現階段我國的油氣進出口政策在進出口主體審批、配額管理方面管得過死,束縛了民營油氣企業的發展,造成了民營油氣企業煉能利用率低、化工下游發展緩慢、國外油氣資源利用政策壁壘限制、產成品銷售渠道單一、國內惡性競爭等發展困境。他因此建議,可實行配額當年循環使用,具備配額企業間可相互使用,對賦予使用配額企業配給進口配額,同時放開成品油出口配額。 
          與此同時,一些地煉企業也向記者表達了一些他們對國家石化產業政策的建議。 
          一是希望國家重點做好能源布局規劃、能源戰略和商業儲備管理,消費結構政策引導和環保、安全、能耗、質量等方面法律及制度標準的制定和監督,其他的都交給市場。 
          二是現行油氣價格形成機制雖然掛鉤國際市場的油氣價格變動,但操作不透明,已無法真正反映國內油氣生產成本、市場供需、質量差異、稅收成本等因素的變化,政策導向、企業利益等非市場因素成為影響價格制定的主要因素。建議價格制定交由市場去完成,政府在價格管理中應重點做好限制惡性競爭等不規范競爭行為,并通過石油戰略儲備的增減來影響價格。 
          三是消費稅征稅環節下移到零售環節,同時調整為價外稅。目前征稅制度使得地方煉油企業資金占用成本過高,在消費稅抵扣前占用了企業的資金,增加了企業資金壓力。 
          四是加大石油商業儲備的政策支持和對沖市場的建立,希望國家在融資、進口配額、稅費減免、國內貿易等方面給予支持,加快國內原油期貨市場的建設,豐富對沖渠道,實現有效的庫存風險管理。 
          5月23~24日,用油企業核查評估專家組一行來到第一站——山東東明石化集團有限公司進行現場考察,標志著國家對地煉企業進口原油使用資質的核查評估工作正式啟動。
        濰坊諸城驚現“地瓜王”重達22.8斤! 濰坊諸城驚現“地瓜王”重達
          濰坊諸城被譽為&ldquo;舜帝之都&rdquo;,是舜文化的發祥

        2017-11-16 09:26:48

        2017年11月16日:國內尿素價格市場行情日報 2017年11月16日:國內尿素價
          2017年11月16日:國內尿素價格市場行情日報,今日國內尿

        2017-11-16 08:51:18

        2017年11月16日:國內磷酸一銨價格市場行情日報 2017年11月16日:國內磷酸一
          2017年11月16日:國內磷酸一銨價格市場行情日報,磷酸一

        2017-11-16 08:50:35

        2017年11月16日:國內磷酸二銨價格市場行情日報 2017年11月16日:國內磷酸二
          2017年11月16日:國內磷酸二銨價格市場行情日報,二銨企

        2017-11-16 08:49:43

        2017年11月16日:國內氯化鉀價格市場行情日報 2017年11月16日:國內氯化鉀
          2017年11月16日:國內氯化鉀價格市場行情日報,國內氯化

        2017-11-16 08:48:51

        2017年11月16日:國內硫酸鉀價格市場行情日報 2017年11月16日:國內硫酸鉀
          2017年11月16日:國內硫酸鉀價格市場行情日報,國內硫酸

        2017-11-16 08:48:01

        99热久RE这里只有精品小草|国产精品zipaitoupai|欧美精品高清在线观看|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久久97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