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 id="rlops"><strong id="rlops"><xmp id="rlops"></xmp></strong></p>
    <p id="rlops"></p>
  • <tr id="rlops"></tr>

      1. 關鍵字:肥料  化肥
        農作物化肥使用量向“零增長”邁進
        時間:2015-04-15 16:37:10      閱讀數:

                  3月中旬,農業部啟動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長和農藥使用量零增長“雙行動”方案。“雙行動”分別提出目標:到2020年,化肥利用率達到40%以上、比2013年提高7個百分點,力爭實現農作物化肥使用量零增長;主要農作物農藥利用率達到40%以上、比2013年提高5個百分點,力爭實現農藥使用量零增長。

          近年來我省糧食產量不斷實現著跨越式增長,這其中化肥和農藥功不可沒。但問題也隨之而來,盲目加大化肥農藥的施用量,給土地帶來的問題日益凸顯。

          作為農業大省,一方面要實現糧食增產,一方面又要減少農藥、化肥的使用量,如何在二者之間找到平衡點并尋求突破呢?請看記者調查。

          連續兩年,我省糧食總產量都站在700億斤的高位,單產也再次蟬聯全國冠軍。連年豐收之后,這樣一個問題不可回避:地力下降怎么辦?

          根據農業部對我國100多個國家級耕地質量監測點數據分析顯示,近十多年我國基礎地力貢獻率下降了5%。這一數據背后,是長期對耕地過度索取的種植模式,導致地力下降。面對耕地肥力下降,化肥依賴度越來越強的現狀,作為“天下糧倉”的吉林省又有怎樣的對策呢?

          為何要零增長

          化肥是糧食的“糧食”。

          “不多施肥,產量就上不去。”3月21日下午,遼源市泉太鎮三樹村農民由寶昌家的院子里熱鬧得很,他訂購的29袋化肥剛剛送到,銷售人員正在幫他把化肥擺放進倉房。他一邊驗貨,一邊對記者說:“化肥每年都得比前一年多買點,今年我還想再追一次肥,產量還能再高點。”

          49歲的由寶昌種了4公頃多農田,在村里屬于種地能手,去年他家產糧4萬多公斤。來到他家地里,他隨手抓起一把土,手中的土壤松軟濃黑。然而由寶昌卻說:“這土的地力,跟以前可沒法比!”他告訴記者,過去農田的土要更加濕潤松軟。“現在不管種啥,前前后后都得用化肥,不施肥都長得不像樣。明顯感覺地力不夠,現在要想提高產量,就得靠施肥,施肥一年比一年多。”

          由寶昌這樣的感受,四平市土肥站的楊忠彬同樣深有感觸。他說,這些年,隨著有機肥用量減少,過度使用和不當使用化肥,黑土地越來越板結,地力下降日益嚴重。

          楊忠彬分析說,造成基礎地力下降,主要是因為農民重用輕養,農田培肥改良措施不配套,隨著高產、密植作物品種的大量推廣應用,耕地地力耗竭比較嚴重,基礎地力又有下降趨勢。

          基礎地力是什么?基礎地力是指不用施肥的時候農田土壤的肥沃程度,既包括耕地的自然地貌和物理性狀,也包括耕地有機質、有效磷、速效鉀等多項化學性質。據統計,目前我國基礎地力對糧食產量的貢獻率僅有50%左右,而歐美國家是70%到80%,近十多年,我國基礎地力貢獻率又下降了5%?渴┓试黾赢a量的粗放管理方式,破壞了耕地原有的生態組合,地力下降之后,生產能力也在下降。

          楊忠彬認為,耕地基礎地力和水肥管理,是決定農作物產量的兩大因素。“基礎地力與水肥投入并不是‘1+1=2’的關系。”他說,基礎地力就像人體的吸收功能,能力越強就越能更好地消化吸收養分,基礎地力較差的耕地會更加‘吃肥、吃水、吃工’,越多施肥會導致地力越來越差,形成惡性循環。”

          不合理施用化肥,讓我們在收獲豐收的同時,也付出了代價。“這造成了農業面源污染,影響了農產品質量安全,增加了農業生產成本。”楊忠彬說,在資源要素繃得很緊、種植效益仍然偏低、環境承載壓力不斷增大的情況下,靠大量投入資源和消耗環境的發展方式已難以為繼,必須轉變發展方式,大力推進科學施肥施藥。

          靠什么實現零增長

          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土壤改善與化肥施用,應當怎樣發揮最大效益,進而實現零增長?

          “去年縣里專家來給我家地塊進行的測土配方,測完結果是以前尿素和二銨都施多了。按照配方我去年2公頃地省了1000多塊錢化肥,產量還增加了。”說起測土配方施肥,乾安縣贊字鄉鞠字村村民謝合春說:“施肥效果比以前更好,我今年還按照配方施肥。”

          “到2020年,力爭實現農作物化肥使用量零增長。這一任務雖然艱巨,卻是可以實現的。”省土壤肥料總站副站長王劍峰說,實行測土配方施肥,在不增加化肥投資的前提下,調整化肥氮、磷、鉀的比例,能夠起到增產增收的作用,提高肥料利用率5%。

          我省從2004年就開始大規模的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工作,十年來,在施肥理論、施肥模型、專家系統、觸摸屏系統、手機定位系統和平臺建設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去年年末,東北區域測土配方施肥手機定位指導服務平臺在長春市開通,測土配方施肥的技術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目前,我省已有超過8萬農戶應用了這項服務,今年試點縣市達到28個,預計到2017年這一服務將實現省內所有縣市全覆蓋。

          “要實現化肥使用量零增長,一要減去不合理施肥造成的多用的部分化肥,提升利用效率。二要推進有機與無機的結合。要利用有機養分資源替代部分化肥用量。”王劍峰說,實現化肥使用量零增長的關鍵是要推進精準施肥、調整化肥施用結構、改進施肥方式、有機肥替代化肥。

          對于農藥的施用,實現零增長目標的難度同樣不小。王劍峰說,努力實現“三減一提”:減少施藥次數、施藥劑量、農藥殘留,提高防治效果。

          和德惠市朝陽鄉團林子村村會計李占先聊起現代農業技術,他首先說起了去年發生在村里的一件“新鮮”事兒。

          去年8月,全省農業航化作業現場觀摩會在團林子村舉行。半年過去了,兩架直升飛機在農田上空盤旋作業噴灑農藥的情形,至今仍讓李占先記憶猶新。那天進行的是水稻稻瘟病統防統治航化作業。“防治效果確實挺好,一公頃地噴藥的費用才300塊錢,比我們自己背著噴霧器去噴藥省事又省錢。”李占先說。

          對此,吉林農業大學教授高潔表示,病蟲害防治講究科學防控,只要對癥用藥、適時用藥、適量用藥,就可以提高防治效果、減少農藥用量。“有實驗數據表明,一般化學農藥用量減少20%到30%,不僅沒有影響防治效果,而且還可以實現畝增產8%以上、節本增效150元以上。”高潔說。

          記者從省農委了解到,今年我省新增增施商品有機肥項目,在9個縣(市、區)試點面積20萬畝,研究和探索作物秸稈碳化還田的有效實現方式,還要在榆樹、農安、雙陽等地建設控肥控藥控水項目試驗區。

          向零增長目標靠攏

          春耕在即,公主嶺市許多鄉村的田地里,人們忙著用小車往地里運送糞肥。同樣的情節也發生在德惠市惠發街道周家村的田地里。

          “這些肥料都是用禽畜糞便發酵成的有機肥。”地頭上,德惠市雋星農業生產合作社的理事長雋洪興興致勃勃地介紹起他的循環農業:“種植玉米是副業,我的主業是飼養東北黑豬。”雋洪興說,他一直在飼養東北黑豬,隨著飼養規模的擴大,為了確保黑豬飼料符合標準,降低生產成本,他開始自己種植玉米,自己加工飼料。

          如今,在雋星合作社已經形成一套成熟的循環農業生產鏈條:玉米全部加工成飼料,玉米秸稈送到植物發電廠發電,發電廠焚燒剩余的秸稈灰和黑豬的糞便加工成有機肥還田。

          把畜禽糞便養分還田、秸稈養分還田……以有機肥替代化肥,被認為是實現化肥使用量零增長的一個重要途徑,此舉還可以改善土壤質量、保護生態環境。我省有豐富的有機資源,但目前利用率還不高。雋洪興說,提高有機肥資源利用水平,是目前急需突破的重點工作。

          對于有機肥的來源問題,雋洪興有著切實的體會。他的建議是,畜牧養殖規;且粋必然趨勢,也帶來畜禽糞便堆積的問題。今后,要在推進農牧結合中,特別是在城郊肥源集中區和規;笄蒺B殖場周邊建設有機肥工廠,在農村秸稈豐富和畜禽分散養殖區建設小型有機肥堆漚池,逐步實現規;B殖場畜禽糞便資源化。

          今年的備耕,榆樹市五棵樹鎮種糧大戶陳卓有了個大舉動——在流轉的584公頃土地上大面積使用一種新型有機復合肥。

          那是一種灰黑色的小顆粒。陳卓介紹,通過在其它地區的實驗表明,用這個肥2-3年,土壤里又出現了蚯蚓,肥的主要任務是調節土壤,緩解土壤板結。一噸肥售價3000多元錢,比普通肥多大約200多元。

          陳卓說,他流轉的土地90%采用保護性耕作,去年產量最高的一地塊公頃產量達到1.45萬公斤。“以前是為了提高產量,多投入了不少化學元素,F在在保證產量的基礎上,要保護好黑土地。”陳卓說:“今年在我這做一個大面積的試驗,以后還要在周邊推廣。”

          在農資市場上采訪時,記者發現,各種有機肥、生物肥和專用肥等新型肥料開始受到農民青睞。據了解,新型肥料能滿足傳統復合肥市場的需求,又具有使用效率高、利于環保的特點。

          有這樣一組數字,為向“零增長”的目標靠攏提振了信心:2011年-2014年間,每年我省化肥需求總量為500萬標噸左右,今年,我省農作物總播種面積在8698萬畝左右,與往年基本持平,全省化肥需求總量預計在450萬噸左右。

        濰坊諸城驚現“地瓜王”重達22.8斤! 濰坊諸城驚現“地瓜王”重達
          濰坊諸城被譽為&ldquo;舜帝之都&rdquo;,是舜文化的發祥

        2017-11-16 09:26:48

        2017年11月16日:國內尿素價格市場行情日報 2017年11月16日:國內尿素價
          2017年11月16日:國內尿素價格市場行情日報,今日國內尿

        2017-11-16 08:51:18

        2017年11月16日:國內磷酸一銨價格市場行情日報 2017年11月16日:國內磷酸一
          2017年11月16日:國內磷酸一銨價格市場行情日報,磷酸一

        2017-11-16 08:50:35

        2017年11月16日:國內磷酸二銨價格市場行情日報 2017年11月16日:國內磷酸二
          2017年11月16日:國內磷酸二銨價格市場行情日報,二銨企

        2017-11-16 08:49:43

        2017年11月16日:國內氯化鉀價格市場行情日報 2017年11月16日:國內氯化鉀
          2017年11月16日:國內氯化鉀價格市場行情日報,國內氯化

        2017-11-16 08:48:51

        2017年11月16日:國內硫酸鉀價格市場行情日報 2017年11月16日:國內硫酸鉀
          2017年11月16日:國內硫酸鉀價格市場行情日報,國內硫酸

        2017-11-16 08:48:01

        99热久RE这里只有精品小草|国产精品zipaitoupai|欧美精品高清在线观看|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久久97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不卡